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七成收入来自H&M、优衣库、ZARA等大客户,这家纺企上市申请被受理
文章来源: 2025-07-03


  日前,杭州福恩股份有限公司深市主板IPO获受理。福恩股份是一家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全球生态环保面料供应商,以生态环保面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作为主营业务。现已成为集面料设计、研发、纺纱、织造、印染、后整和销售于一体的大型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为生态环保面料,以再生面料为主,目前已成为国内服装用再生面料的龙头企业。据介绍,主要产品原材料使用经 GRS等环保机构认证的再生涤纶纤维、环保粘胶纤维等环保材料,以及经 ZDHC 认证的环保染料和助剂等辅料。生产过程主要采用色纺纺纱工艺,减少染整需求,同时通过定制和改造智能生产线及高效环保处理装置,降低了废水废气的排放量,并使用太阳能、生物质燃料等绿色能源。
  招股书提到,公司与主要服装品牌商合作关系较为深厚,且在其供应链中具有重要地位,公司是H&M再生涤粘混纺面料的主要供应商,被授予金牌面料供应商称号;是优衣库再生涤粘混纺面料的主要供应商,是GU再生面料的主要供应商,被优衣库和GU授予值得信赖商业伙伴称号。公司还是国内快消品牌UR的战略合作伙伴,被太平鸟授予优秀合作奖等。公司前五大合作服装品牌商占公司营业收入70%左右。
  招股书显示,公司本次募集资金将投入再生环保毛型色纺面料一体化项目、高档环保再生材料研究院及绿色智造项目,拟分别投入募集资金8.00亿元、4.50亿元,合计募资12.50亿元。
  再生环保毛型色纺面料一体化项目建设期为两年,达产后将形成7500万米/年色纺面料、500万米/年素色面料以及7200吨色纺纱产能。项目顺应市场对绿色再生及功能性面料需求攀升的趋势,依托再生纤维、原液着色等技术突破,进一步深化环保工艺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作为国内较早布局再生纤维与色纺纱线的企业,福恩股份将通过项目实施扩大再生面料产能与业务承载能力,巩固先发优势并提升市场占有率;同步向上游色纺纱线领域延伸,以自主配色能力灵活响应市场趋势,通过色彩配置、纺纱工艺的动态调整为面料注入差异化价值,进一步公司加强市场开拓能力。
  高档环保再生材料研究院及绿色智造项目建设期为3年,建设完成后形成3000吨/年高档再生环保针织面料产能。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公司将建设纺织纤维实验室、先进纺织实验室、数码印花实验室、面料检测中心、智能服装实验室等实验室和试样车间,大幅提高公司在色母粒子制备、再生纤维材料开发、AI 大数据面料模型、面料理化性能检查等方面的能力,最终形成围绕再生面料的“1 个核心研发平台+N 个细分领域实验室”的研发格局,以应对像优衣库、H&M、ZARA 等国际知名时装品牌快速变化的、高标准的定制化需求。
  福恩股份表示,公司将深化开拓国际市场,继续将优衣库、H&M、ZARA 等大型国际知名服装品牌商作为客户服务的重点,同时开拓更多新的国际大型客户,如lululemon 等,不断提升公司的全球化服务能力,同时兼顾国内市场,将开拓国内知名服装品牌作为重要目标。围绕再生面料做精、做大、做强,不断完善上下游产业链,使公司成为拥有全产业的链主企业。
  作为保荐机构,中信证券认为,募投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为色纺纱线和再生面料坯布,能够有力支撑公司再生面料产能扩充,再生面料是公司的主要产品,是过去公司快速发展的关键和基础,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定位。同时有利于显著降低公司的原材料外采需求,从而更好地掌握产业链,发挥自身主动性,打造更加灵活的经营战略。
  公司研发中心的建成有利于公司加大对再生纤维等新材料,以及相应的纺纱工艺、染色工艺、色彩设计、原材料配比、后整工艺、时尚趋势等研发各环节的集中投入,结合公司色纺纱线工厂的建成投产,有利于公司研发与生产之间形成良性的正向反馈机制,极大地打开公司的研发空间,进而为面料的环保性、功能性、时尚性、多元化等方面的研发奠定基础,实现以点带面巩固和增强公司的综合研发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