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新闻调查|永荣股份:以科技创新走出绿色锦纶新征程
文章来源: 2023-07-25


  本刊记者-郭春花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新发展阶段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纺织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关系着产业安全的基础与根基,决定着产业发展的底蕴和后劲。目前行业已有一批企业在绿色发展方面走在了前列,但独行者速、众行者远,只有更多的力量加入到“双碳”行动中来,行业才能真正实现绿色发展。 
  当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为号召全行业加快“双碳”行动步伐,解决企业在绿色低碳转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纺织服装周刊》特推出“‘双碳’目标下的纺织企业绿色转型新闻调查”专栏,深入调研和采访部分走在前列的优势企业,了解他们对绿色转型的看法,遇到的困惑和解决方案等,为行业企业提供借鉴,带动更多企业向绿色发展转型。
  本栏目由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支持。

  在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荣股份)生产车间,高效节能的智能化生产系统将一根根锦纶丝线飞速卷绕,形成丝饼后落桶,自动传送到下一生产线;在包装车间,机器人早已“守候”在机台旁,自动抓取、拆分,进行套袋、码垛;在物流区域,新能源叉车来回有序地运行着;俯瞰整个园区,面积达70000平方米的屋顶光伏项目源源不断地输出电能……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利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作为民用锦纶技术的引领者,永荣股份近年来坚持以绿色发展为主线,加大科技创新,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推动绿色能源、绿色生产和绿色服务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内涵式绿色发展之路。
  从自身出发,推动行业“共同绿色”
  永荣股份是一家集化工、化纤及新材料为一体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永荣科技、景丰科技、新创锦纶实业等多家实体企业,目前已打通“苯——己内酰胺——尼龙切片——尼龙纤维”上下游产业链,员工超6000人。自创办之初,永荣股份便以“构筑天人合一的美好环境”为己任,秉承“绿色生产、和谐发展”的理念,在绿色产品研发上不断创新推进,荣获多项有关绿色研发、节能减排的称号。特别是自2020年我国提出30·60双碳目标后,永荣股份更加重视绿色发展,为企业设立了低碳发展、创新转型的目标。
  但是对于大多数传统制造企业来讲,摒弃以往熟稔的生产方式,走绿色创新发展之路,必将经历一场“壮士断腕”的深度改革和转型。“企业肯定会有不小的压力。”永荣股份总经理汪建根表示,企业深度改革,最大的挑战就是要面对创新转型周期长、见效慢、利润空间薄等问题。“但是要看到,低碳环保发展已是全球大势,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企业全方位绿色发展,才能有更广阔的未来。”汪建根坚定地说。
  在汪建根看来,行业低碳发展不只是企业的事,还需要整个产业链自上而下共同努力,发展思路要明确科学,产业链伙伴要积极合作快速响应,科学、持续、有信心、有决心地去开展低碳发展创新转型。正如改革开放“先富带动后富”,行业低碳发展也应先树立示范企业样板,推广发展经验,从而带动全行业实现“共同绿色”,营造良好的低碳发展氛围。
  对标绿色工厂,低碳元素随处可见
  作为一家涵盖化工、化纤及新材料领域的企业,永荣股份从实际出发,在地方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以“双翼齐飞、高质发展”“提质增效、应变于新”的发展理念,结合企业上下游一体化的优势和足够大的运营体量,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逐步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绿色能源、发展绿色新材料、数字化转型等多个方面开展了低碳发展创新转型工作。
  一是以科技创新推进能源生产变革。永荣股份投资6.8亿元,与德国巴马格联合研发了最新纺丝主设备,配套国内高效节能的辅助设备与先进的智能化生产系统,建设了年产7万吨绿色差别化锦纶纤维项目。
  二是以光伏发电满足能源生产需求。2020年,公司首个可再生能源试点——8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项目光伏项目屋顶占用面积约70000平方米,2021年发电量为913万千瓦时,合计用电量为4.3亿千瓦时,现光伏项目发电量占用电量的比例为2.12%,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三是以原液着色母粒实现纤维绿色生产。永荣股份突破国内高端纤维级锦纶色母粒“卡脖子”难题,成功自主研发稳定生产高端纤维级锦纶色母粒,2021年通过原液着色母粒贡献碳减排超过2万吨,2022年贡献碳减排超过5万吨。
  四是以低碳产品再生纤维实现商业量产。永荣股份再生锦纶纤维颠覆了传统纤维原料来源,整理利用废弃资源,制造出与原生纤维相差无几的新型纤维。与原生锦纶纤维相比,每生产1吨再生纤维大约可减少6吨原生石油消耗,相当于一个家庭一年消耗的能源,约合6万千焦;可减少3.2吨二氧化碳的排放,相当于400棵大树1天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每公斤再生纤维织成面料省二氧化碳排放2.4公斤,省石油消耗4.4公斤。
  五是以低碳理念引领能源消费升级。永荣股份重金购买14辆新能源叉车用于场内物流,新能源叉车节能环保,实现仓储物流环节零污染、零排放,同时可节约燃料费用近50%。雨水回收池,循环利用水资源;机动车集中停靠、电瓶车转换入厂减少碳排放;对标“绿色工厂”,规范办公用品及设施配备的采购,绿色低碳元素在永荣股份随处可见。
  创新开发,以绿色产品服务绿色消费
  在低碳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永荣股份作为中国锦纶行业的龙头企业,连续多年蝉联中国锦纶民用长丝产量第一,在高性能锦纶新材料研发领域走在了行业前列。近年来,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相继开发了定位高端的功能产品系列“锦康纱”、差异化产品系列“锦逸纱”及绿色低碳产品系列“锦生纱”。其中,“锦生纱”是永荣股份绿色低碳产品的统称,主要包含原液着色锦纶、双色锦纶、再生锦纶、生物基锦纶等。此外,永荣股份还打破固化定式规则,突破材料本身限制以及污染特质,开发出了可降解锦纶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虽然在低碳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永荣股份的绿色发展道路仍在持续推进中。汪建根介绍,永荣股份目前在固废物理法再生和原液着色绿色纤维上已实现产业化技术突破,但在固废化学法再生上还存在着技术难点尚未突破。未来期待有机会能够和国内对化学法再生有深入研究的高校、机构开展技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同时也希望政府、高校、低碳发展领先企业等能够给永荣股份启发与指导。
  对于企业未来的绿色低碳发展,汪建根认为要坚定不移以国家战略为发展方向,客观合理以学研技术为理论指导,积极响应百花齐放的转型思路,实事求是重视研发创新投入,要让低碳发展真正落地。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