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707114549.jpg
轻量化、场景化,户外服饰风向又变了?
文章来源: 2023-07-14


  本刊记者-董笑妍
  今夏,赛艇、桨板、陆冲等,越来越多的小众户外运动引来爆发式的关注与参与。有业内人士表示,户外热助推了运动生活化的潮流发展,以飞盘、露营、滑板、陆冲为代表的户外活动,削弱了运动装备的专用属性,运动装备开始更加日常,为行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也将成为户外服饰商家们的新机会。
  
  小众运动,各自突围
  近日,淘宝天猫运动户外发布了首个运动户外行业“追新”榜单《TS100》。数据显示,2022年时露营在淘宝成为新的100亿规模细分市场;进入2023年,这增长势头依旧持续,今年一季度,露营、骑行等细分市场,在较高市场规模情况下再实现接近50%的增长;桨板、冲浪、皮划艇等新兴户外运动受广大消费者追捧。
  《TS100》新品榜中有约30%是国产新品,主要集中在滑板、露营、骑行、垂钓等新型运动领域。
  在今年蕉下联合艾瑞咨询发布的《轻量化户外行业白皮书》中,也首次提出并定义了轻量化户外行业。
  轻量化户外的“轻”体现在多个维度:参与者的心态更“轻”了,人们运动的诉求是放松愉悦,而非挑战自我;运动方式更“轻”了,专业性被极大降低;时间占用也“轻”了,打飞盘、溯溪、公园露营,只需要把业余时间抽出部分即可;决策变“轻”了,不需要长周期的准备,说走就走,这些趋势最终也指向了消费端,户外装备也需要变“轻”。
  迪卡侬中国副总裁黄敏也谈到,小众运动已成为新的生活方式,也有越来越多的运动品牌出现在购物中心一楼的黄金位置。从经济规律来看,当人均GDP达到1万美金时,消费市场就开始从物质需求转换为精神需求。“小众运动的出圈是经济规律必然的产物,小众运动能够满足大家不同的精神需求。”
  
  圈层文化,扩圈与破圈
  在提及“从成交量来看,运动户外装备行业有哪些新趋势?”时,淘宝天猫运动户外行业总经理米澜表示:“我们发现,整个运动户外行业的圈层属性越来越明显,每年都在不断涌现出的新趋势、新运动,比如在社交媒体上大火的飞盘、陆冲等。此外,传统主题运动也在演变成更小众的玩法,如在跑步圈层越野跑异军突起;健身圈层更注重轻健身、家庭健身等,总体而言,更专业的小众运动吸引广泛人群参与,圈层化和社交化明显,时尚和专业紧密贴合,专业化与场景化需求进一步升级与细分,成为这一波运动消费热潮鲜明特征。”
  “户外热再度‘扩圈’,我们也鼓励品牌商家们牢牢抓住时下的新趋势,深度合作淘宝天猫平台,我们会帮助各位商家持续破圈、扩圈,不断积累沉淀品牌资产和人群资产。”米澜如是说。
  
  防晒、防晒,还是防晒
  由于飞盘、赛艇等都是需要长时间暴露在户外的运动项目,《白皮书》数据显示,户外防护成为人们参加户外运动时首要考虑的因素,65.3%的参与者提及这点,比例超出了“亲近自然”和“愉悦感”等选择。
  因此,防晒用品在户外购物的整体渗透率高达88.9%。在消费者的轻量化户外用品购买情况中,前10位有5种产品都与防晒有关,包括防晒帽、防晒服、防晒伞、防晒口罩等。
  对防晒护肤要求的提升,间接影响了人们对户外运动的强度偏好,这一趋势在《白皮书》中也有呈现,即偏轻量化的户外运动更符合大众对于户外运动的期待。
  
  不卖单品,卖场景
  还一个明确的营销风向是:户外品类目前更倾向于卖场景,而不是卖单品。
  在线上页面,相比于陈列单品,当前入局的品牌更愿意呈现适合特定户外场景的固定搭配。蕉下在其天猫旗舰店中就重点呈现了“周末踏青”、“山间溯溪”、“草坪飞盘”等场景下的产品搭配;骆驼线上产品分类里也有清晰的“徒步”、“溯溪”场景呈现;小红书在分享户外穿搭时,更是把场景作为产品筛选的第一选项。
  《白皮书》显示,因此,在轻量化户外中,人们对产品的需求是多元且复合的,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消费者购买轻量化户外用品主要期待排在前三位的是多功能、易收纳和日常可穿搭。不少品牌也洞察到了新趋势,尝试在复合功能性上下功夫。这对传统大品牌具有一定挑战,其极致的专业性和功能性对于轻量化户外需求属于“功能过剩”。
  但重场景取代重单品的营销思路,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之前还在攒飞盘局的人可能转身爱上了匹克球,因此,品牌不能专为某个特定场景打造产品,而是要提炼场景共性,让产品能够适配多变的户外需求。
  一些新生户外品牌洞察了其中微妙的平衡,2016年诞生的厦门户外品牌 URBAN FORES就是以独特的轻户外风格为基调。自诞生初期就将诸如COOLMAX、GORE-TEX等常见于户外品牌的科技面料,搭载于多款休闲风单品之上,此外,品牌还刻意将男女之间的服饰设计界限模糊,以适应更多场景需求,如果你和你的伴侣都热衷户外文化,那URBAN FOREST一定会成为不错的选择。
  蕉下的策略是把户外场景做透,形成包括疲劳防护、寒冷防护、暴汗防护在内的科技搭配,并在产品上进行复用,实现一物多用的多功能集成和跨品类拓展。优衣库强调的更多是紫外线阻隔率、独家科技面料和大众生活场景,强调产品不受流行趋势摆布,和日常生活衔接。简言之,尽管做的是一样的品类,但各个品牌都选择了自己擅长的发力方向,试图占住“自己的圈层”,圈定“自己的消费者”,实现辨识度。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