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纺织春之声 | 两会代表热议非遗:数字化赋能,打通消费堵点
文章来源: 2023-03-14


  本刊记者-陶红 
  纺织春之声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开局知奋进,中国再出发!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分别于2023年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
  《纺织服装周刊》特开设“纺织春之声”专栏,聚焦来自纺织行业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了解他们在纺织行业中所做的贡献,以及关注的热点,跟随他们的步伐,一起感受纺织行业的春潮澎湃,向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奋楫前行。
  非遗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凝结着先辈的智慧,镌刻着文化的基因,可以为各种国潮产品注入鲜明的文化底色。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非遗传承发展”“打通非遗消费堵点”“数字化赋能非遗”等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关键词。
  数字化赋能,焕发非遗新活力 
  年轻人是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力量,鼓励年轻人利用新的手段更好地保护传承非遗项目,有利于非遗的创新发展。
  丝绸产业不仅是传统制造业,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屠红燕提出了“关于加快实施‘丝绸强国’工程的建议”,其中重点提出了创建国家丝绸非遗传承保护中心,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保护机制,推动丝绸非遗文化的建立和探索,推动蜀锦、宋锦等传统技艺传承,深入挖掘国内丝绸非遗文化资源,推动传统技艺传承与创新,探索建立数字化非遗档案库。
  屠红燕表示,数字赋能是丝绸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从栽桑养蚕、绞丝织布到检验、制造、印染印花、设计,产业链上每个阶段都能数字化。
  创新能力越强,科技水平越高,企业的生命力才会更顽强,发展才会更恒久。在数字经济时代,传统制造企业应该紧抓机遇,向智造企业转型升级,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竞争力。

  全国人大代表、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提出了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苗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建议,希望搭建苗绣数字化平台,打造苗绣产业基地,打造“深山集市”等平台,促进民族手工艺市场化。
  夏华表示,非遗活态传承非常重要,要运用数字化创新手段,让非遗参与到新生活方式和美学态度的创造中。建立绣娘数据库的同时,依文还建立了拥有8000多个民族传统纹样的数据库,来自全球的设计师可以在数据库里找到自己心仪的纹样,依文·中国手工坊负责与绣娘对接,让全球设计师与绣娘一起合作。
  数字化赋能传统非遗技艺,可以让年轻人真正参与到中国纹样的体验和设计之旅中,不但实现了非遗的传承和发展,也给全球热爱中国文化的年轻人找到一个新的兴奋点。
  打通消费堵点,让非遗作品融入生活
  非遗源于生活,也需要融入时代、步入市场,“活”起来是非遗保护传承的根基所在。
  作为 “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历史载体,丝绸纺织产业肩负着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双重使命。屠红燕在加快实施“丝绸强国”工程的建议中也提出,要加强丝绸内外市场的体系建设,建议举办中国丝绸宣传宣传展、中国丝绸嘉年华等线上线下的促销活动,形成强大的丝绸内需体系,打通产业链的供应堵点,大力培育新型的一些消费,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此培育丝绸消费需求。 
  对于创造非遗消费新需求,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成新湘建议加大各级非遗馆、非遗工坊的建设力度,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动非遗领域的文创产品开发。
  成新湘表示,为促进非遗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要探索非遗进景区、“景区+村落”“公司+村落”“传承人+村落”、农旅融合等非遗项目开发新模式,并通过“非遗+地铁”“非遗+高铁”“非遗+新业态”等形式,使非遗在新时代融入百姓生活,促进产业转型,推动经济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要推动非遗领域的文创产品开发,鼓励引进优秀的文创产品设计、开发、加工人才和资源,充分挖掘非遗文化底蕴,打造真正具有文化特色的非遗创意产品IP,让广大群众能够把非遗带回家。 
  非遗能真正融入当代生活,才能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发挥更大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河北赞皇县雪琴棉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崔雪琴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品”的模式,利用“原村”土布品牌优势,围绕授人以渔的脱贫思路,向留守妇女、贫困家庭妇女无偿传授土布纺织技术,让她们到企业工作,通过点对点帮扶,建立文化扶贫产业园,以非遗文化带动农民增收。
  此次两会,崔雪琴带来进一步加大对非遗文化产业扶持力度的建议。她表示,赞皇县原村土布合作社主动适应新时期人们追求绿色生态、返璞归真的消费时尚,整理挖掘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布纺织技艺”,生产出“原汁原味”“原织原纹”的土布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崔雪琴表示,希望国家要更加重视非遗文化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出台相应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对非遗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加大对脱贫地区具有带动作用的非遗文化产业的支持,让非遗文化产业在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变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部分信息来源:新华社、中国文化报、长沙晚报、中国艺术报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