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汕头市纺织服装行业: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形成抱团发展新格局
文章来源: 2022-07-07


  本刊记者-老罗
  逐梦“十四五” 集群启征程
  第五次纺织集群试点复查深度行系列报道
  策划:《纺织服装周刊》
  协办:中国纺联产业集群工作委员会
  开栏语:
  “十四五”时期,我国纺织行业在基本实现纺织强国目标的基础上,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推进行业“科技、时尚、绿色”的高质量发展,在新的起点确定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新定位,其中,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也将是最重要的载体和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2022年,中国纺联将开展全国纺织产业集群第五次复查工作。为更好地配合中国纺联产业集群工作委员会做好第五次试点复查工作,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刊《纺织服装周刊》特别策划了《逐梦“十四五” 集群启征程——第五次纺织集群试点复查深度行系列报道》,将深入此次复查的系列产业集群,从“两化融合”“智能制造”“区域品牌”“模式创新”“产品升级”“渠道变革”等多个维度,反映集群新面貌、新动向,探讨如何更好地赋能集群高质量发展,助力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逐梦“十四五”新征程。

  纺织服装是汕头市最大的支柱产业,以家居服装、针织内衣和工艺毛衫为主,是中国最大内衣家居服生产基地,形成了从捻纱、织布、染整、经编、刺绣、辅料、成品的完整产业链。
  其中,内衣家居服产量约占全国45%,拥有“芬腾”“浪漫春天”“奥丝蓝黛”“秋鹿”“美标”等一大批内衣家居服名牌,内衣家居服名牌数量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名牌产品占全国75%以上。2021年,全市纺织服装规模以上企业68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144.1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4.3%;工业增加值246.57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33.2%。
  在广东省政府出台的《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将现代轻工纺织产业列为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之一,并明确将汕头列为沿海经济带东翼布局发展“现代轻工纺织产业”的核心城市。未来五年,全市打造产值超 2000亿元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四大工程
  整合资源畅通产业循环
  2021年12月,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协会成立,汕头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迈入新时期,形成抱团发展新格局。协会成立后提出建设全球纺织品采购中心、纺织工业园区、展会展览中心、纺织服装产业总部大厦“四大工程”,整合资源畅通产业循环。
  全球纺织品采购中心初步选址于潮阳区谷饶镇,占地233亩,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配套办公大厦、成品交易市场、布料批发中心、高端商务酒店、纺织人才公寓和品牌办公总部等。
  纺织工业园区选址于潮阳区谷饶镇,规划用地1100亩,紧邻全球纺织品采购中心,布局近十种高标准厂房,满足生产企业不同需求,配套5.8万平方米生活区,打造生产生活情景相融,具有标杆效应的现代纺织服装产业链、供应链枢纽。
  展会展览中心。每年4月举办“中国•潮汕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扩大区域品牌影响,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打造全国纺织服装界新的晴雨表、风向标和经济增长新引擎。展览中心初步选址于华侨试验区,占地194亩,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的综合型专业展贸中心。拟规划建设融合会议、展览、赛事、餐饮、酒店、商业、娱乐、休闲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会展中心。
  纺织服装产业总部大厦规划建设面积12万平方米。设计打造产业服务基地和产业智造中心、产业智库中心的“一基地、两中心”,致力成为汕头新地标,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提供顶层支撑。
  推动印染企业入园
  树立协同增效典型
  累计投资72亿余元建成潮阳、潮南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以工业生产、统一供水、统一供电、统一供汽、余热发电、固废资源化利用实行污染统一治理、转型升级和环境提升。潮阳区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供水工程、电力工程、燃气工程、供热工程、污水处理等生产设施建设及园区道路、员工宿舍、管理中心、通用厂房、通讯工程等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建成,园区内入驻企业49家,35家企业已投产。当前污水处理厂及供热管网等各项基础设施运行稳定,污水排放量及供汽量逐步上升。
  潮南区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建成。2022年1月底前,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15.5万吨/日)日均处理量约7万吨,热电联产项目采用5炉4机,目前4炉2机已投入运营,日供应蒸汽约6600吨,日上网电能约52万度;园区已入驻企业138家,2021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约82.72亿元。园区被评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园区”“广东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中国纺织印染循环经济产业园示范基地”“广东省首批特色产业园区”,列为生态环境部“一带一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十大典型案例之一。
  弥补短板
  积极发挥产业链集群效应
  当前,汕头市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仍存在较大难度,四大主要瓶颈需要重点突破。
  一是缺乏龙头骨干企业。目前,汕头市虽有规上纺织服装类企业680多家,但目前上市企业只有洪兴1家,营收刚过10亿(11.31亿)元。由于缺乏龙头,企业之间盲目跟风、相互模仿,同质化竞争严重,产品差异化不明显, 经营管理模式相互抄袭,过分依赖低成本低价格以量取胜的竞争模式,导致区域行业竞争力不强。
  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据不完全统计,汕头市从事纺织服装的企业有7000多家,但规模以上企业占比不足10%,传统作坊式的中小企业居多,且多数企业仍集中在制造加工环节,虽然部分规模以上企业在研发设计、品牌推广、市场营销等方面有所建树,但综合竞争力相比于国际一线品牌差距还比较大。
  三是产品整体档次较低。纺织服装产品大多采用普通面料为主,新材料研发与应用还需加强,面料印制、染色、后期整理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四是产业用地不足限制产业链集群发展。产业用地不足、厂房用地局限导致纺织服装产业链集群发展滞后,集群内综合竞争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高端纺织服装产业增值链发展不足,面辅料基本依赖进口和外地供给,缺乏适应生产发展的纺织服装原辅料专业市场,难以形成产品专业展示平台及产业链集群效应。
  在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推动下,汕头的纺织服装业正在进行产业升级,未来,将以“实体+互联网+新模式”,推动产业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是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产业数字化改造,强化纺织服装原材料及辅料、制品的研发与制造、设备等产业链优势环节,优化建设若干集研发、设计、生产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域产业集群。
  二是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开展纺织服装产业链上下游和配套中小企业的垂直整合、兼并收购、产能对接、联合攻关,大力引进一批高水平补链、强链、固链项目,拉伸加粗产业链条,着力打造新一批知名品牌,带动产业整体品牌提升。
  三是推动创新协同发展。以“抓龙头产品、抓产业链条、抓产业体系”为发展思路,重点围绕针织内衣、家居服装、工艺毛衫三大核心产品,推动潮阳、潮南、龙湖、澄海等生产和设计基地建设。深化深汕深度协作,借力深圳“设计+”赋能汕头服装产业发展,共同打造“前店后厂”经济协作模式。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