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心咚科技:让大数据融入时尚产业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21-03-30


  本刊记者-徐长杰  陶红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创新手段。从衣食到住行,各行各业都在数字化领域尝试开辟新的赛道。纺织服装行业数字化的应用场景丰富且前景广阔,产业链结构完整且成熟,但目前仍存在面料商样布生产成本高、流通效率低下;品牌商面料选择成本高、缺少底层行业标准并无法快速发布服装款式信息;消费者无法通过个人数据的适配性做决策、影响购买决策效率等痛点问题。在疫情的“大重构”之中,利用新数字化工具和新数字化商业模式扩大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优势化危为机,将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新的解题思路。 

  3月17-19日,为期三日的2021中国纺联春季联展再次集结纺织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趋势、新理念,不少引领纺织产业发展的智能化工具和手段值得关注。其中,在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时尚概念发布区呈现的“2021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获奖产品展示中,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北京心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咚科技”)合作打造的超高精度3D数字面料模拟技术可视化平台,吸引了大量的展商和观众前来体验。 

  据介绍,心咚科技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可持续时尚的智能公司,掌握世界顶尖的物理模拟技术,聚焦于柔体材质的数字化、虚拟化和可视化发展,以“数据+技术+平台+解决方案”的模式,针对纺织服装垂直领域提供底层数据库服务和数据应用层的服务。通过帮助企业快速虚拟化产品展示和零成本预售,降低了面料商和品牌商50%的研发成本和70%的营销费用,缩短了90%的交货周期。 

  为更加深入地了解心咚科技如何帮助纺织产业智能化转型,《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记者专访了心咚科技产品经理于元尚,为读者理清该企业相关技术成果和产业化应用。 

  问:心咚科技是如何通过物理引擎帮助面料设计师实现新品研发的?这种虚拟化的研发形式对面料企业有哪些好处? 

  于元尚:心咚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时尚产业数字化升级的人工智能公司,我们的团队是由2013年成立于西雅图的团队发展而来的,成员均来自欧美顶级学府和科技公司。从研发操作系统到手术机器人,团队已经沉淀了深厚的研发实力与技术壁垒。目前我们在英国,美国和加拿大都有技术研发团队,并与曼彻斯特大学实验室合作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数字面料中心,为产业提供由视觉资讯和面料数据相结合的可视化展示,打造服装行业的数据流通。我们关注可持续发展,也正努力将它带入到时尚产业当中。 我们的物理引擎可以彻底解决设计师无法量化指标和物理属性的问题。可以让设计者们充分的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能力,不用再纠结到底是大豹纹好看,还是小格子精致。零成本完成设计验证,不仅如此,还可以结合版型通过我们的物理引擎生成数字成衣,配合虚拟场景、虚拟走秀,直接进行预售,第一时间触达消费者。 

  心咚的物理引擎(虚拟化研发)解决的是一个具体的行业痛点——由于面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服装制造商在购买之前,必须接触真品,用样品面料制作服装。这来回的过程可能就需要数周时间,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料浪费。如果是跨境交易则会更长。考虑到这些,心咚开发的系统将会让客户在几次点击中便将纺织品与各种颜色、款型设计、图案及虚拟模特的动作相互匹配,大大的降低成本,缩短交付周期,同时也简化了制造商和买家之间昂贵且耗时的谈判过程,更杜绝了无谓的浪费。 

  问:网络安全是数字时代大家很关注的问题,心咚科技在保护企业的创意和知识产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于元尚:对于知识产权的问题心咚同样也很看重,不过大可以放心,因为我们的团队之前在美国是做的是医学设备研发,我们对医学数据的保密工作,包括什么时候可以调取,什么时候可以访问,都有着一套完整的数据加密体系。目前我们平台的数据均上传并储存于云端,并与云端签订加密协议,企业用户可以在软件系统中有选择性的进行展示,开放企业用户授权后方可观看。 

  问:心咚科技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否会有调整或新增领域? 

  于元尚:心咚在聚焦于自身产品研发的同时也在关注技术的创新,我们希望以技术创新来推动产业变革,让“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后续也希望可以通过将影视、游戏、互联娱乐等等方向来打通全行业的面料数据流通。虚拟社交、虚拟娱乐场景等泛娱乐行业也都会成为我们未来的商业目标。 

  问:心咚数字技术在纺织产业领域的应用还有哪些成功案例? 

  于元尚:在与万事利的合作中,心咚以3D数字走秀的形式承办了万事利在法国PV展的数字走秀,代替了传统的T台秀, 将展会交互体验提升到了别开生面的新高度。另外在与天一纺织,山东如意的合作中,面料的数字化呈现也均展现了不俗的效果。

  问:在与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合作的过程中,双方擦出了哪些火花?未来是否会与大赛开展更多的合作方向? 

  于元尚:我们与大赛的合作非常顺利,在去年展会露出的数字化呈现也是有惊艳效果的,反响好,口碑佳。 众所周知,大赛是行业当中最具影响力和专业性的赛事了,我们非常希望可以继续加深与赛事的合作。目前我们还只是将大赛的获奖面料进行了虚拟转化,未来肯定要辐射到更多的大赛优秀作品,并结合赛事进行数字化纺织产品设计开发成果的评审与选拔。除此之外,我们还希望能够引导企业运用心咚数字化产品工具进行纺织产品的开发与推广,优化产品开发流程的同时,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