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我们都是“追光者”,“纺织之光”获奖代表讲述纺织人的责任担当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9-12-23


  “纺织之光”2019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教育奖励大会是纺织人的高光时刻。科教先行者们用智慧光芒为纺织行业带来了动力,用实际行动为纺织科技、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一起聆听来自企业、院校的获奖者及获奖单位代表的获奖感言,让我们跟在他们身后,一起追光。

  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代表、

  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丛宗杰:

纺织头条 | 我们都是“追光者”,“纺织之光”获奖代表讲述纺织人的责任担当

  努力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

  碳纤维全产业链制造商

  在人民大会堂接受“纺织之光”2019 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的颁奖,这不仅是对公司的肯定,更是对碳纤维事业的肯定,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更是一种鞭策与鼓励。多年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致力于推动纺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极大促进了中国纺织行业的科技进步。

  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隶属于光威集团旗下的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现有资产20亿元,是国内最早从事高性能碳纤维研发和生产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之一。产品历经十五年的应用验证,形成了以航空、航天重点型号为代表的高端用户群市场,是一家覆盖碳纤维全产业链的生产企业。目前产品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体育休闲、工业机械、医疗器材、新能源、交通运输、建筑工程等领域。

  通过产学研结合和自主创新,公司形成了碳纤维产品的系列化、规模化生产,首创国内多工位PAN 原丝500m/min 纺丝速度产业化制备,高模型M55J 级碳纤维通过“863”项目验收,国产T800H 和M40J 级国产碳纤维在全国性项目评比中获得领先优势和地位;运用SPC 手段,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2017 年在上飞院见证下,GQ3522(T300 级)碳纤维及机织物PCD 文件得到预批准,开始批量稳定供货。目前已形成了GQ3522(T300 级)、GQ4522(T700G/T700S 级)、QZ5526(T800H/T800S/T800G 级)、QZ6026(T1000G 级)、QM4035(M40J级)/QM4045(M50J 级)/QM4050(M55J 级) 碳纤维工程化制备。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结构合理且稳定的研发团队,与北京化工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先后承担了国家和省市级科研、产业化项目100余项,突破多项关键技术,拥有专利74项,获省级以上技术科研成果鉴定20 余项,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主持起草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国家标准,参与制定了碳纤维测试国家标准7 项。

  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AS91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产权、能源等管理体系。公司检测中心通过国家实验室(CNAS)认可。拥有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省碳纤维技术创新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一系列科研平台。

  秉承“不忘初心、天道酬勤、牢记使命、强军报国”的核心价值理念,公司相继突破了一系列碳纤维生产的关键技术和工艺、装备瓶颈,成功实现碳纤维国产化目标,为我国航空、航天多个型号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材料保障。

  习近平书记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拓展纤维是一个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民营企业,怀揣着中国碳纤维发展的梦想,倾其所有,义无反顾。未来,实业报国的拓展人计划以高性能碳纤维为核心产品,坚持“高强”、“高模”、“低成本”的“两高一低”发展战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产业结构,努力发展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碳纤维全产业链制造商,为我国的碳纤维事业、纺织工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特别贡献奖(桑麻学者)获奖代表、

  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院长王锐:

纺织头条 | 我们都是“追光者”,“纺织之光”获奖代表讲述纺织人的责任担当

  心无旁骛为未来纺织科技创新

  提供基础支撑

  面对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美好未来,纺织科学的发展仍然是中国工业进步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新材料新技术的创新与提高,对于国家产业进步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新期待,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加快发展纺织材料科学,是我们的重要使命。对于纺织科学未来发展,我有一点期待和思考。

  要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尤其对纺织科学来讲更是这样。基础研究是纺织科学与创新的起点,也是抢占未来的制高点。李克强总理在今年1 月8 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基础研究是科学体系的源头,加快科技创新,必须把基础研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谈到科技创新,我们也会联想到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中兴事件和华为的崛起告诉我们,唯有加强科技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才能赢得竞争优势。经过几十年多少代人的不懈奋斗,我国纺织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但为跻身世界纺织先进行列,实现“从0 到1”,解决“卡脖子”技术,亟需我们瞄准世界纺织科技前沿,继续坚持前瞻性、多学科交叉的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端人才培养。希望在各级领导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全体纺织人继续耐得住寂寞,继续心无旁骛,潜心钻研,努力争取“十年磨一剑”,为未来纺织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要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从我个人的科研经验,从纺织工业发展的历程看,纺织领域的许多重大科技成果,都是产学研用集体创新的结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协同创新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发挥着为产业培养人才、为企业创新服务的作用,生产企业起着关键和主导作用。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作为科技人员我们必须提高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承担为企业服务的任务,以基础研究成果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支撑,支持企业成为技术与产品创新的真正主体。反过来也希望企业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产业化规模化条件支撑,最终协同创新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融通发展,实现高科技产品的规模化稳定化生产。

  要面向未来担负起纺织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中国纺织工业和纺织人要面向未来,立足新时代新技术新需求,敢于争先,努力占领科学技术发展最前沿,在世界纺织科学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当前,中国纺织工业进入“新时代”,正在加速成为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和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未来的纺织也将走向数字化、信息化、功能化与智能化等。作为纺织人,我们要拥抱新时代,拥抱新科技,要主动和善于开展学科交叉融合,并促进新技术在纺织产业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始终发扬中国纺织人的优秀传统,始终胸怀感恩报国之心,努力担负起振兴传统纺织、创造未来纺织的重任,不畏艰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投入服务国家纺织建设与科技进步的时代洪流,为中国纺织工业强国建设,贡献我们最大的力量!

  教师奖获奖代表、

  浙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姚菊明: 

纺织头条 | 我们都是“追光者”,“纺织之光”获奖代表讲述纺织人的责任担当

  为纺织行业培育更多人才、提供更多服务

  “纺织之光”教师奖设立的意义是为了激励更多的优秀教师潜心学术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为纺织行业的蓬勃发展贡献更多更强的智慧与力量。在此,我向大家分享和展望作为一名纺织人在强化人才培养、潜心科学研究、推动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思考与感悟。

  一是要以德树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以德为先。我将始终牢记教师“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以学术道德和为人师表影响学生,以创新教学和以身作则教育学生,以任劳任怨和兢兢业业感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特别关爱学生,努力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要以学修身。自工作以来,我主要从事蚕丝蛋白、纤维素材料的功能化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展望未来,我将“不忘自己的初心,牢记自己的使命”,坚持学习,广泛学习,深入学习;通过学习不断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学习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潜心学术研究,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以学修身。

  三是要以干促进。“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说的是工作不但要有务实的想法,更要有务实的行动。我在浙江理工大学担任了多年的学院院长、人事处处长等职务,工作中注重顶层设计,善于团结师生力量,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技与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围绕高等教育的使命、纺织院校的定位和学校的中心工作,确定明确的目标,提出清晰的思路,谋划创新的举措,凝聚强大的合力,踏踏实实建设好师资队伍、培养好优秀人才、开展好学科建设、提供好社会服务,以务实精神干事创业、推进工作、促进发展。

  当前,我国正在向纺织强国迈进,国家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纺织科技强国是一项全局性的战略工程,这需要我们纺织院校的不懈努力与不断创新。作为纺织院校的教师,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不忘初心,强化使命担当,以钱之光等前辈为榜样,为纺织行业培育更多人才、提供更多服务,助力中国纺织产业不断创新发展!

  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代表、

  福建金源纺织有限公司纺织设备保全工、高级技师张学明:

纺织头条 | 我们都是“追光者”,“纺织之光”获奖代表讲述纺织人的责任担当

  带动更多人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凡之事

  我是民营企业福建金源纺织有限公司的一名纺织设备保全工。从事纺织工作33年来,我从一名纺织设备保全工成长为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付出和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肯定。曾先后获得福州市首席高级技师、福建省技能大师、福州市十大工匠、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福州市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纱线网首届节能创新大工匠、中国棉纺织行业首届传承大工匠等荣誉称号。作为基层一线代表,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谈几点体会:

  善于钻研、敢啃硬骨头。作为福建省纺织行业的龙头企业,面对客户要求的不断提高,纺织技术创新不断加速,纺纱生产设备更新换代,新产品开发的周期缩短等现状,我们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我进入福建金源纺织有限公司以来,处处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满腔的工作热情,以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投身于公司建设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如:“空压机节能改造”、“梳棉滤尘改造”、“细纱通风装置改造”、“竹节纱、氨纶包芯纱新品种开发”等等。一系列的技术改进累计获得了17 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每年为企业节能增效至少在1500 万元以上,并且在行业中获得了广泛的推广使用,获得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不断创新,精益求精。我一直秉承着“要干就必须干得最好”的工作理念,不断学习钻研,摸索出很多创新性的维修方法、提出很多合理化建议,以“管好、用好、修好”设备为原则带领值车工和设备维修人员做好工作,实现了产量和质量的双提高。在管理中针对产品质量,努力推行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并积极参与公司新产品开发。

  发挥自我价值,做好传帮带。多年来,我不断地完善、充实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同时,还注重培养企业后备力量,为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共培养了高级工以上员工近30 人,技术骨干120多人,维修技术人员近600 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公司设备运转效率进一步提高,产量、质量不断攀升。

  我作为民营企业的一名职工,对民企用工难、高技能人才匮乏且易流失等深有体会。技能人才的重使用、轻培养现象在民营企业普遍存在,制约了企业设备的升级和产品质量的提升,也不利于民营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希望全国纺织行业的广大职工能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树立劳动光荣、技能成才的观念,立足本职,勤奋工作,苦练技能,岗位成才。今后,我将再接再厉,勇往直前,继续挥洒青春和汗水,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成就更好的自我,带动更多的人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事情。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