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纺织服装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发展研究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9-11-18


  朱国学/文  

  纺织服装电子商务产业园是纺织服装电子商务产业集聚的载体,是由纺织服装产业上下游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目的而形成的集聚体。2011年以来,以中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虎门电商产业园为代表的纺织服装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不仅集聚了许多参与电商的纺织服装企业,更整合集聚了许多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的企业,此举为纺织服装行业和园区当地的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引领和促进作用。

  一、纺织服装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现状

  截至2018底,全国电子商务产业园的数量达到1000家。整体来看,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从网商办公聚集到服务聚集,再到初步形成生态圈方式,乃至互联网+服务中心。从盈利模式来看,租金、服务和投资是园区收益的三大来源;通常来说,服务和投资收益占比高的园区相对成熟。按照经营主体的属性,电商园区可分为政府导向、资本导向、地产导向和专业服务导向,主体不同也决定了经营模式、评价标准的不同。

  多年来,各纺织服装电子商务产业园积极建设生态、不断调整业态,并取得快速发展。以常熟中服电子商务产业园为例,园区位于全国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常熟服装城,依托本地服装制造业和专业市场的产业集群优势,定位于服装服饰的垂直类园区。产业园总占地规模2.5万平方米,内设有网商服务中心、数据中心、培训中心、网商沙龙、公共摄影棚、创业中心、网商区等;除面向淘宝天猫招商以外,园区还积极引入在第三方平台从事服装网上零售或者批发的企业、自建平台从事服装零售或批发的企业,以及有实力的电子商务服务商,目的在于提升整个园区的专业性和代表性,同时也让园区更具有开放性和竞争力。

  建设纺织服装行业电子商务产业园的首要目的是集聚电子商务产业的相关资源,整合发挥各方优势,针对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需求,形成电子商务产业生态体系。但从当前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发展状况来看,有不少地方并未形成电子商务产业链上下游融会贯通的体系。


  二、纺织服装电子商务产业园的特征

  纺织服装电子商务产业园具有四大特征,分别是:第一,对产业集聚提供公共服务平台支撑。电子商务产业园是行业电子商务集聚的载体,有助于针对性地打造行业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多元化的综合性服务,满足市场经营主体的不同需求,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增强专业市场内在的吸引力和发展能力。

  第二,有利于打造产业发展环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有利于打造完善的产业发展环境,同时向区域行业辐射。纺织服装电子商务除了行业本身的产业链完整配套,还需要作为行业电子商务支撑的技术、营销、品牌、运营、物流、金融、人才培养等服务于行业内企业。

  第三,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纺织服装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产业园使市场经营主体逐渐适应互联网技术在市场角度带来的好处,树立企业信息化意识,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市场交易而推进企业内部信息化,打通企业内外连接,推动纺织服装企业两化融合,提高行业生产效率。

  第四,有利于产生新的行业业态和行业服务模式。电子商务产业园本身就是新的市场业态,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纺织服装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通过互联网和纺织服装产业链的对接,会交叉产生出许多新的行业或新的模式。


  三、纺织服装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模式

  目前,很多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是依靠当地专业市场而产生和运行的,这种传统模式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甚至能够成为一个产业集群形成、发展和壮大的主要动因之一。但这也是双刃剑,长期过分依赖市场交易,往往使企业形成惰性,致使企业对外部信息、知识的获取能力下降。

  在政府引导和市场理念转变之下,部分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开始向具有行业特色的电子商务产业园转变。传统市场逐步加入电子商务要素,例如,引入第三方平台、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增加网络推广模式、引入电子商务服务及代运营企业、快递物流企业等。政府也因势利导,对涉足电商领域的纺织服装企业提供政策扶持。这类园区通过电子商务元素和纺织服装产业融合的模式,推动了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的转型升级。

  另一模式是,在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里,对原有的创意产业园区、物流产业园区或旧厂房进行改造,以已有的部分电子商务相关服务业为基础,引进一批纺织服装电子商务运营商,逐渐形成以纺织服装特色为主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如虎门电商产业园、东莞(虎门)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等。

  此外,也有一些电子商务产业园选择在原来的工业园区(纺织服装制造产业园)基础上,拿出部分建筑空间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用于为园区的制造业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如杭州东方电子商务产业园。


  四、纺织服装电子商务产业园运营机制

  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发展牵涉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在实际运营中,有些产业园尚未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高效的运营机制,很难得到入园企业的认同,产业园的运营效果无法得到保证。

  构建纺织服装电子商务产业园的运营机制,需要地方政府、行业龙头企业和产业促进机构三方一体共同实现。地方政府应该制定适合本区域的产业发展政策,做好营商环境,优化与整合资源配置,并通过软性服务,提高本地区产业吸引力。值得一提的是,龙头企业的发展会影响产业链上下游的很多企业,有极强的辐射作用。

  产业促进机构,主体可能是咨询机构、资本机构等,利用市场化运作、资源整合的优势,连结产业促进的各个环节,延伸产业链,可以弥补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的某些不足,为企业提供价值链增值服务。其基本构成与运营模式如图所示。

电子商务产业园运营模式


  五、纺织服装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产业的多样化发展,企业对资源的需求种类越来越多,现有的产业园区服务功能过于单一,无法满足企业的多样化需求。园区服务功能将根据市场化需求逐渐丰富和完善,将在业务服务、政策服务和生活服务方面迎合企业需求,提供从业务拓展、政策获取、供应链金融、组织管理、电商运营、人才供给、设计研发到生活配套等多方面的服务,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园区的资金来源将采用更加灵活的资本运作方式。由于政府投融资体制的变革,更多民间资本进入,投资方式改变以往相对单一的获利模式,会以产业投资基金、土地入股、物业入股等形式竞相进入。越来越多的资本也开始关注并投入电商园区领域,优秀园区更容易获得外部投资资本,园区也相继成立投资公司,对园区内企业进行投资。此外,园区获得风险投资,园区之间的兼并重组将成为未来一个阶段的显著现象,弱园区被兼并、强园区之间的联合等现象也将增多。

  第二,园区将拓展新的服务领域。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背景下,未来产业园区将涌现更多服务于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跨境贸易、供应链管理等创新型企业。

  第三,园区应从地产平台向综合服务平台转变。电子商务产业园要改变以往单纯的承租模式,以园区为载体打造产业链条,构建资源平台,服务于整个产业链条的企业群体,进行研发支撑、电商代运营、资金供给、人才供给、业务拓展等大平台的构建。

  第四,加快和拓展园区品牌化建设。园区成功的标志将不仅是规模和速度,更重要的是获得企业认可。具有良好品牌美誉度和可复制性运作模式的园区将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随着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和专业市场的转型,电子商务产业园正在努力朝着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智慧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副会长、中纺联信息化部副主任、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秘书长)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