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专业市场智慧化转型的思考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9-05-20


  张希成/文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消费升级和交通环境的扁平化,专业市场的传统批发功能、流通集散功能和市场竞争优势正在逐步弱化。而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消费特征与交易方式的巨大变革,促进了消费者主权的形成,我们正进入一个个性化升级的新消费时代。受此影响,专业市场以商铺租赁和“商品为王”的传统经营方式已经不适应消费趋势的变化,实现传统商业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智慧商城,才是专业市场蝶变的内生力量,也是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方向。

  什么是智慧商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下了一个定义:智慧商城建设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思维和技术软件化、软件平台化、平台智慧化等手段,对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场地、场所、场景及上下游进行数字化集成改造,通过核心业务在线化、数据化、集成化和智能化,实现产业链的网络协同和智能决策,建成智慧、高效运营管理体系的新型专业市场。简言之,智慧商城就是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由数据驱动的商业形态;是由过去的物理交易场所转变为面向商户、消费者、生产厂家、设计师的赋能中心。

  面对客流的日趋下降,专业市场的掌门人都已意识到和认同了智慧商城是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方向,并在各自市场着手开展了诸多领域的探索和实践,推动市场运营由“坐商”向“行商”转变,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举办各种形式的供需对接会、购物节等活动,引入网红直播等时髦购物形态,开展智慧物流、云档口、共享工厂、创意设计平台的建设。这些动作表面上声势浩大,但从实际效果看,却不尽人意,有时甚至是“赔本赚吆喝”。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对传统市场和智慧商城本质的理解偏差和思维惯性。

  抓住商业的本质

  首先,商业的本质并没有改变,面对形形色色的新兴技术和时髦用语要有定力。

  从商品交易出现到今天,商业的本质——供给和需求本身并没有改变,所有商业模式的变化,都是围绕提高供给和需求的效率与体验展开的。

  走街串巷、集市出现、批发市场、百货、Shopping Mall,线下到线上、线上到线下、线上线下融合,不变的是供给和需求,变化的是供给到达需求的渠道。

  家庭作坊、工厂、集团、跨国公司、生态系统,供给的组织方式从单一功能的作坊、线性的工厂形态向网状的供应链协同方向变化,由原来的计划生产向按需生产变化。不变的是供给,变化的是供给的组织方式。

  限量供应、自主选择、品牌意识、自我意识,从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到穿出自我,消费者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变得越来越注重服务和体验。不变的是需求,变化的是需求的主体——消费者。

  我们理解了商业的本质,理解了市场的变与不变,就不会被不断涌现的所谓“新商业名词”牵着鼻子走;就会理解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是商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打造立体化专业市场

  其次,要重新认知专业市场,尤其是对“场”的重新认知。要充分发挥专业市场“场”的优势,实现资源的协同效应。

  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统计,2017年专业市场商户数量为112.43万户,市场总成交额2.21万亿元。以常熟服装城为例,单日高峰客流量达到30万人次。所以说,专业市场不仅是一个交易的物理场所,还是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这是继百货、商超被电商攻陷后硕果仅存的最大一块、也是最优质的商业流量领地。其必然成为各路“电商诸侯”初步实现C端消费流量收割后觊觎和争夺的下一个战场。专业市场要避免百货、商超被电商围猎蚕食的悲剧出现,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流量战争,需要重新认知“场”的概念。

  改变原来对专业市场只是一个单纯“物理场”的认知,从更广意义上的“数字场”概念来理解专业市场,实现线下线上的协同,管理的目标是让交易双方在这个“场”上获得更高的效率、更好的体验,从而形成对交易双方的磁场效应,使“场”的竞争力持续增强,进入良性循环。

  改变原来对专业市场的管理只是物业管理,要把专业市场或市场群作为一个虚拟公司来看待,转向运营管理,从物业、招商转向经营“客流”。

  改变原来单纯流量输出的线上合作模式,转向流量输入结合的双赢合作模式。充分利用“场”的规模优势,将整个市场群作为一个整体,以“公司”的理念开展对外合作,实现物流成本、交易成本(各种费率)的降低,提高效率。

  建立数据资产的概念。由物理场地围成的“场”,扩展到数据构成的“场”,将实体的商铺、商品、交易、物流、客流等数据化。所有数据汇聚到场,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商户、买家、市场管理者等各主体赋能。

  重视数据,找准驱动核心

  第三,智慧商城建设的核心是数据,而实现数据汇聚的关键抓手是商户云服务平台的建设。

  智慧商城本质上是数据驱动的商业形态,没有数据,智慧商城也就无从谈起。这也是目前专业市场智慧化升级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瓶颈。专业市场以往的经营重心主要是招商和举办各种营销活动打造营商环境,没有重视数据资产的建设,缺乏对客户数据的收集、沉淀和研究。表现在市场无法掌握买家数据:买家是谁?来自哪里?有何消费特点?有何消费习惯?其面对的消费群体是谁?市场也无法洞悉商品情况:什么商品热销?什么商品滞销?市场的流行趋势是什么?潜在消费地区在哪?市场缺乏服务商户和买家的有效渠道,无法对商户和买家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

  因此,智慧商城建设的核心是解决数据问题,即实现市场客流、商品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汇聚。而实现这些数据的汇聚,用管理者的思维,靠市场行政命令式的硬推是行不通的,要用服务者的思维,深入到市场主体。在商户和买家的商业场景中,找到他们经营中的需求痛点,针对性的提供服务产品,在服务商户的过程中自然完成数据的沉淀。

  我们仔细分析市场的各个经营环节,就会发现,市场的客流、商品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都指向同一个场景:进销存。服装产业正向小批量、多品种、快速反应方向发展,商户面对的产品种类繁多、更新速度快,传统借助纸质记录的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业务发展,基于进销存的协同营销工具成为商户的刚需,可以帮助商户有效管理进销存,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为此,商户不惜花钱购买该类软件,少则三五千,多则数十万。

  从解决商户的需求痛点出发,专业市场要建立全渠道运营共场的商户云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订单、库存、营销、财务、物流、客户服务信息的贯通和同步管理,满足商户经营管理的刚性需求。同时,专业市场要发挥“场”的集中优势,以商户云服务平台为服务商户的通道,整合并接入市场内外部物流、金融、线上线下流量、设计、工厂等资源,打通上游工厂、商户、下游买家产业链,实现市场客流、商品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汇聚;让现有客流可感知、可触达、可互动,让新的客流可导入、可转化、可留存。在此基础上通过采集与分析消费者的喜好、习惯、能力和需求,设计各种算法生成AI工具,为商户、买家、消费者、工厂、设计师、管理方等不同的商业主体赋能,提高其效率和体验,实现终端渠道消费数据与设计环节互通,为前端设计提供依据,推动个性化设计和规模化定制,形成真正以用户为中心的按需制造和柔性供应的消费驱动新模式。

  重新认知专业市场

  总之,智慧商城不是一个单纯的信息化工程,而是运用“新零售”的思想,重新认识“人、货、场”,实现思想观念、管理模式、运营模式的创新升维,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目标是借助信息化工具,重塑“人、货、场”,实现数据驱动,推动产业由M2C向C2M转型升级。尽管专业市场的经营者们已经意识到智慧商城建设的必然趋势,并从不同的领域开展了各种实践,但却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在于无论是举办各种对接会、服装节、大赛、展会,还是导入网红直播等新的营销模式、推动设计创新等,本质上仍然是传统经营模式的延伸和升级,还是在营商环境和货品上下功夫,没有实现数据的汇聚。这些活动从短期来看,热热闹闹,提升了市场的人气和交易量,但从长期来看,没有数据的赋能,效用将会越来越低,其结果就是为拥有数据的他人做嫁衣。当然,并不是说这些运营模式不重要,这些就像练武中的“外功”,而基于数据汇聚的商户云服务平台建设,就像是练“内功”,尽管短期内无法看到明显的效果,但扎实推进下来,却会逐渐形成“量变到质变”的效果。专业市场只有“内外兼修”,才能相得益彰,最终实现智慧商城的建设,从根本上实现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否则,当“阿里们”完成消费场景的全景数据收集,实施“降维攻击”,专业市场将迎来颠覆式的革命。

  商业的本质没有改变,但商业的战法变了。与其让人革命,不如主动变革。大润发创始人黄明瑞曾说,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言犹在耳。  

  (本文作者为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