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午和纤维:智造引领,执差别化之牛耳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8-03-19


  本刊记者-罗欣桐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化纤业高速发展,推动了一个又一个技术进步,制造了一批又一批优质纤维。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中国化纤产量超4500万吨。这组数据,让中国化纤人自豪。

  中国化纤行业的不断超越与创新,从硬实力建设发展到软实力的提升,品牌建设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尤其在单纯依靠数量扩张的模式已不可持续的情况下,如何通过不断创新技术和产品,挖掘潜在需求、创造新需求,是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2018年3月14日-16日,第15届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举行。本届展会继续以开放的精神、丰富的展品、多元的渠道,为展商和观众打造了一个全品类纤维纱线的一站式采购平台。

  自2012年进入化纤领域,午和(江苏)差别化纤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午和纤维”)就从未缺席。今年,企业一系列的差异化涤纶产品再为这个行业春季大展带来一抹新绿。

  原液着色 为环保再添色彩

  要建设化纤强国,品牌建设是不可缺失的一环。午和纤维作为涤纶差别化纤维的领军企业,把展会视为与行业精英分享成果的交流平台。

  随着“科技、时尚、绿色”产业发展新定位的明确,外部环境的新变化对行业发展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环保为例,2018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施行,环保成本由费改税,确立了“治污减排受益、超标排污受损”的市场规则。中国纺织行业必须转变原有发展模式,在节能减排方面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在环保法规不断趋严、水资源匮乏、排污处理要求更高的形势下,午和纤维的“原液着色技术”受到了市场高度关注。据午和纤维总经理乔智介绍,在当前环保政策越加严厉的大背景下,“原液着色技术”能省去织物后道染整环节,既节省成本,也更加环保;而原液着色纤维因其后加工污染小、能耗低、排放少的特点,前景看好。

  “‘原液着色技术’本身承担着一部分的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在整个纺织产业链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乔智表示,午和纤维每年都将盈利的30%投入到技术开发中,通过与江南大学等院校紧密的产学研合作,不断刷新企业的“科技值”。

  再生原液着色 彰显企业社会责任

  越来越多的下游企业关注绿色、环保,市场对此需求量与日俱增。午和纤维一直践行环保理念,并将其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重视环境友好,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次展会上午和纤维推出了全新产品——再生原液着色涤纶,在“原液着色”的基础上,企业应用优等再生切片,生产出再生原液着色涤纶,为绿色环保再添色彩。该产品通过国内外多项产品认证,如:“中纺标生态纺织产品认证”、“GRS再生认证”等等。此产品符合诸多品牌企业的发展理念,一经推出,受到了广泛关注,企业展位上的人员络绎不绝。

  差异化竞争 打开行业新局面

  据了解,目前午和纤维的异型纤维和功能性涤纶短纤产品非常丰富。其中,功能性涤纶有抗菌、抗菌除臭、抗紫外线、远红外线、凉感、负离子、竹炭、阻燃八大类;差别化涤纶产品则包括改性涤纶短纤、异型纤维、功能性涤纶短纤、有色涤纶短纤、差别化黄金组合、PPS纤维等六大类。

  乔智认为,常规的涤纶附加值太低,当前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差别化涤纶短纤行业前景看好。

  “功能性产品是大势所趋。日本市场在这方面走得很前,中东市场也在追赶。目前,国内客户对我们的创新产品很感兴趣,一部分企业也希望开展技术研发方面的合作。”

  乔智表示,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午和纤维的快速成长得益于企业始终坚持差异化发展的策略。“企业只有不断创新,坚持研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优质产品,才能真正做到差异化竞争,打开本土差别化涤纶行业的新局面。”

  用心服务的经营理念

  午和纤维不只是销售纤维,更重要的是通过沟通了解客户的问题和需求,并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服务与支持,帮助客户达成目标,担当顾问而不只是做推销,提供创新元素、解决客户问题,更多的是与客户共同合作,开发产品。

  作为纺织源头,化纤企业只有主动出击,绿色生产,拥抱产业链,才能提升综合竞争力。未来,在绿色环保的时代主题下,行业将涌现更多像午和纤维这样的先锋企业,发挥“匠心”精神、打造企业品牌,为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提供更多的纤维方案。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