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2017,行业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丰硕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8-03-14


 本刊记者-郝杰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启动“纺织之光”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已有7年之久。7年来,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工作从未停歇。2017年实施的各个项目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进展?2018年,基础研究项目立项等工作将如何开展?本刊对此进行了走访。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对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作出部署。《意见》提出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要坚持的原则,一是遵循科学规律,坚持分类指导;二是突出原始创新,促进融通发展;三是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创新活力;四是加强协同创新,扩大开放合作;五是强化稳定支持,优化投入结构。

  为了提高纺织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夯实行业科技发展基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早在2011年就启动了“纺织之光”应用基础研究工作。该项工作重点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研究单位,及其与企业合作开展的纺织领域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支持具有前瞻性和长远性意义的基础性研究;学科交叉、融合与渗透的纺织前沿技术研究;为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打基础的技术。

  7年来,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然而基础研究项目要经过理论研究、实验室模拟、工业化实践等一系列过程,最终才能获得创新突破,这个过程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一旦取得突破,将给纺织科技应用带来巨大的变革。

  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主任彭燕丽透露,目前在实施的25个项目中,2017年度到期项目有14项,其中3项已提交结题验收报告。共申请发明专利37项,授权13项,SCI/EI论文收录66篇,其他论文37篇,较好地完成了任务书要求,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方面均取得不同程度进展。她评价说:“2017年度基础研究项目实施情况较好。”

  生物可降解、仿真等纤维材料获得高水平成果

  随着新型聚合物材料合成及纤维制备技术不断创新,高性能、功能性、生物基等纤维材料发展迅速,其应用不断扩展到医疗卫生、国防、交通运输、通讯等工业领域。

  2017年度纤维材料类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主要在生物可降解纤维材料和仿真材料方面取得较好研究成果。其中“聚乙交酯(PGA)纤维的聚集态结构对其降解性能的影响”项目,从基础研究着手,系统研究了纤维在特定环境下的结构变化。该项目研究成果为开发PGA纺牵一步法纺丝技术,提高产品性能,制备出符合缝合线强度要求的PGA纤维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下一步获取PGA纤维及缝合线的自主知识产权提供了理论基础。

  “新型聚酰胺酯合成及性能研究”项目,针对聚酯、聚酰胺两大化纤产品的优缺点,从聚合物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内在关系入手,研究新型聚酰胺酯的聚合制备工艺,实现两大化纤聚合物的优势互补。该研究成果制备的新型聚酰胺酯及其纤维,适用于各类服用面料和家纺产品,对于功能纤维开发和仿真技术提升具有示范作用。

  医卫、过滤、结构增强等领域均有较大进展

  去年,在医卫纺织品领域基础研究方面,重点开展了仿生丝素蛋白材料重建口腔黏膜和活性纳米纤维神经导管用于长距离神经修复方面的研究。其中“仿生丝素蛋白材料重建口腔黏膜”项目创新性地采用盐-甲酸快速高效溶解蚕丝,在溶解的同时保留蚕丝原有的纳米原纤结构,进而制备了力学性能优异的丝素蛋白纳米纤维材料。该材料修复口腔黏膜的效果与临床用人皮与牛皮相当,显示出良好的医学应用前景,为口腔黏膜缺损治疗提供了新方案。而有关丝蛋白再生工艺对蚕丝应用对于从传统纺织领域向高新技术领域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神经导管支架在神经修复上有着很大的应用潜力,活性纳米纤维神经导管用于长距离神经修复的研究项目,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具有仿细胞外基质结构的神经导管支架,进行了一系列体内外实验表征,发现导电聚吡咯材料能够更好地促进神经修复,从材料创新上为神经组织修复提供了一种基于导电聚吡咯材料的治疗方案,从结构设计上为周围神经组织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在过滤分离领域,“中空纤维膜用聚苯硫醚基树脂制备、结构调控及其膜应用”研究取得中试成果。聚苯硫醚膜实现了膜法高温过滤、酸碱溶液和有机溶剂过滤、以及高温废气净化或除尘,是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膜材料。未来聚苯硫醚膜分离膜产值可达10亿元。

  在结构增强复合材料领域,“透波复合材料用聚酰亚胺纤维的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纺织柔性复合材料球形移动充气天线制备及关键技术”取得较好进展。透波复合材料在现代化先进雷达罩、天线罩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纺织柔性复合材料球形移动充气天线制备及关键技术项目建立了陆用球形充气天线小试生产线,为后续产品的中试和产业化建立了理论技术基础,指导产业化生产。

  环保染色研究卓有成效,纺机相关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活性染料无盐低碱高固色率染色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在乙醇/水体系中用活性染料对棉织物染色,染色过程不需加盐,固色时只需加入传统染色碱量的10%,就可以达到或高于传统染色的上染率和固色率,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染色方法。

  “天然纤维织物干法转移印花中转移底物的改性及其构效关系”项目,开发出新型干法转移印花技术,通过对转移底物的结构与染料转移性能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对纸张进行涂层改性,达到高效染料转移效果,从而大大降低污水排放,达到减排效果。

  “主从式控制环锭细纱机电锭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完成了电锭驱动电机及电锭样机的研制,为电锭整体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高速经编机用的钢片复合钩针的表面处理技术研究”项目,为实现长寿命钩针的国产化目标,本年度重点研究设计了钩针涂层制备设备,CrN涂层材料的工艺调制,解决钩针针尖狭小回型区域的镀膜问题等。

  2018已征集项目45项

  对于2018年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的工作,彭燕丽介绍说,将按照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要求和工作安排,根据《纺织工业“十三五”科技进步纲要》的任务要求开展新项目的征集,目前征集工作已截止,共收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45项。下一步将研究2018年度基础研究项目立项等有关工作,同时对到期项目开展结题验收工作。

  纺织科技强国建设已步入十分重要的节点。今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将全面梳理各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基础和前沿技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工作重点,努力实现到2020年中国的纺织综合科技水平迈入世界纺织科技强国的行列,到2025年中国纺织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水平、综合实力进入世界纺织科技强国前列的目标。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