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两会】纺织行业两会代表共叙新常态下新发展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 2015-03-06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邱亚夫

消费国储棉企业需资金支持

作为人大代表,每年会议期间应邀回到娘家——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做客,邱亚夫都特别感动。谈到过去一年的风风雨雨,他用了六个字来概括“很难、很累、很好”。


邱亚夫从17岁就从事纺织业,40年从未离开过这个行业,在他看来,2014年是最难的一年,各项成本上升,市场环境、金融环境都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很难”。


“纺织业是个辛苦的行业。”邱亚夫坦言,为了企业的发展,去年有100天在天上飞来飞去。他管理着一个3万多人的企业,涉及毛纺到品牌、棉花到服装两个完整产业链,这些都让他觉得“很累”。


然而,最令他欣慰的是,“结果很好”。2014年无论销售收入和利润都实现了增长,全面完成了全年的任务指标。在纺织业整体不景气的形势下显得难能可贵。这得益于近4年来,如意的“国际并购战略”,如今成为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如意顺利地度过了磨合期和调整期”,邱亚夫如此评价公司这几年的发展道路。在7个国家的并购企业让如意完成了文化磨合、母子公司的磨合、管理磨合和市场磨合。在澳大利亚收购棉田,让如意从源头拥有了最优质的棉花资源,由于国内对澳棉情有独钟,仅仅依靠棉花,如意就实现了1.5亿元的利润。


除了棉花,如意还并购了澳洲第三大羊毛企业和新西兰最大的洗毛企业,如今,如意拥有了世界最好的羊毛资源。棉花和羊毛,产业链最上游的一端完全被如意所掌控,掌握了上游资源,如意就有了生产优质产品的资本。


在向上游进军的同时,如意还向品牌发力。他们收购了日本品牌运营商RENOWN公司,经过艰难的磨合,如今已经结束了连续12年亏损的历史。


在跨国配置资源的同时,如意还对国内的布局进行了大幅度调整,用50亿现金“砸”掉了3个不适应现代生产的企业,建立了一家现代化的数码印花企业,配置国际最快速的数码印花设备。如意还在宁夏投巨资建立了200万锭的棉纺企业,全部采用世界高端设备,依靠管理创新,万锭用工降至12人。


在如意取得出色业绩的同时,邱亚夫对国内棉花政策深感忧虑,国家的收储政策造成棉花库存1100万吨,且质量在逐年下降。他建议国家对购买储备棉的企业给予大幅度的资金支持,否则将造成库存棉花的极大损失。

 


全国人大代表、波司登集团董事局主席高德康

 

借鉴工业4.0思路深推两化融合

高德康在今年的议案中有部分是结合当前的社会经济热点,他认为当前在新农村建设的体系下,发展农村经济应该鼓励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同时还应当增加农村养老机构,改善农村养老难的现状。此外,针对我国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具体现状,高德康觉得高校人才培养要张扬理想,但更要“接地气”。


2014年,国家以战略高度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对此,高德康期望纺织产业也能在引导之下,能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竞争能力,进而提高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


德国去年从政府层面提出了“工业4.0”的战略,代表德国从国家层面对未来制造业走向和相关问题的战略布局和对策,与我国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两化深度融合战略”有很多相似之处,其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值得借鉴。


不过高德康也坦言:“这是一项有利于企业也有利于国家的战略决策。但在实际落地执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此,他针对中国两化融合的现状以及纺织行业目前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关于借鉴德国“工业4.0”,持续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建议。他呼吁推进工信部两化融合顶层战略规划及管理体系建设,超前部署建设国家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平台,并启动国家智能制造重大专项工程,用标准引领信息网络技术与工业融合。与此同时,还要构建有利于工业转型升级的制度保障体系,以产学研用联合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华之毅时尚集团总裁张华明

发挥消费作用 振兴时尚产业

今年两会,张华明主要围绕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振兴时尚产业、促进中国时尚品牌走出去,加快企业转型、促进制造业升级以及建设美丽城镇中心等方面提出建议。


针对目前很多人讨论的中国消费外流现象,张华明认为这一方面说明中国人在消费方面确实表现出了强大的需求和购买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自主品牌、内需市场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国内的服装企业要从振兴时尚产业,促进内需市场繁荣的角度,努力做好产品,这不仅有利于消费者,更能推动整个中国制造业的进一步转型升级。


当下,新一轮的消费升级对制造业转型的推动作用已经显现,国内市场企稳回升,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内需市场潜力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进一步释放。对此,张华明觉得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不仅要从制造工艺、生产成本控制等角度进行调整,在管理效率提升方面也应该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与此同时,在消费带动整个制造业升级的大环境下,商品的流通环节也需要进行完善,尤其是在纺织服装行业,在不牺牲产品品质的情况下,应该推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同时,在进一步促进优质商品和时尚品牌在国内做精做强的基础上,还应当加大力度促进中国时尚品牌的崛起。


张华明建议国内时装企业要更多地将中国文化和元素融入进去,努力提升品牌质量和服务,建立起线上线下的互动。他还呼吁道,目前流通环节的成本上升导致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因此希望政府能牵头完善商品流通环节。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丽芬

政府采购招投标需加大监管

随着纺织企业各种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目前纺织行业的日子过得并不是很舒服。对此,陈丽芬在此次两会上针对行业目前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两条建议。


一是规范产品招投标秩序。陈丽芬指出,目前市场竞争激烈,而产品招投标秩序却十分混乱。“现在行业产品在招投标方面很不规范,都是找一些代理公司在操作,招标环节不透明,评分环节也存在不合理现象。”她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产品招投标活动的监管,并建立统一的标准,使其彻底规范化。


二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现在银行对于企业融资采取不同的态度,同时融资的成本也很高,达到10%。”陈丽芬希望无论是大型企业、中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只要符合银行融资条件的,都统一标准,做到一视同仁。


她同时指出,当前国有银行还应该以服务为主,承担更多的服务功能,对企业要降低融资成本,同时还应该在融资方面向一些国外银行看齐,并帮助企业能够实现稳步发展。“纺织行业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撑,未来会继续坚持走下去,坚持把纺织产业做大做强”。陈丽芬说道。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