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乡市的纺织产业历史悠久、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桐乡市也是中国重要的家纺产业集聚区,且家纺布艺、蚕丝被特色明显,享誉海内外。
“大麻布艺”厚积薄发
桐乡市大麻镇的家纺布艺是全镇的主导工业,“大麻布艺”是该地区的集体品牌。2004年,大麻镇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家纺布艺名镇”,成为我国的八大家纺产业集群之一。基本形成了以中小企业集群为基础、特色工业区为支撑、专业市场为依托,集原料供应、面料织造、成品加工、印染后整理和产品设计、销售为一体的区域特色经济。
大麻家纺企业集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拥有幅宽剑杆织机、转移印花机,引进进口提花剑杆机等先进生产设备。可生产不同幅宽的装饰布,小提花、大提花的色织、印花等沙发布,窗帘面料以及床上用品。
大麻镇家纺工业区是大麻镇重要的家纺生产区,园区建成面积近一平方公里,已入驻企业100多家,其中外资企业15家。家纺工业区已基本担当起大麻家纺产业的生产基地和对外窗口功能。2012年园区总资产14.05亿元,工业总产值19.13亿元,利税总额10523万元,增加值2.91亿元,亩均产值209.3万元,亩均增加值31.83万元,家纺工业区经济效益进一步突显。2013年镇政府在运河以北工业区筹建家纺布艺科创园,规划面积300亩,以此推动大麻家纺产业集聚的壮大,促进家纺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
随着大麻镇家纺产业的逐步发展,大麻镇的服务配套产业也随之完善起来,2002年,大麻镇轻纺原料市场建成,工程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8700平方米,投入资金1000万元,拥有门面194间,主要经营纱、丝等家纺原材料。2012年杭州湾轻纺城正式开业,总占地面积50亩,总投资22000万元,建筑面积49000多平方米,内设门市部1700多间,是一个集生产、展销、销售、加工、洽谈、创意为一体的综合性布艺市场。
真材实料 洲泉蚕丝被享美誉
桐乡市洲泉镇是我国蚕丝被的主要生产地,已形成了集养蚕、制绵、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相对完整产业链,成为浙江省出口蚕丝被的重要产地。今年,央视7套节目组走进浙江蚕缘家纺有限公司进行了蚕丝被生产全过程的采访拍摄。
“去年有关桐乡蚕丝被以次充好的新闻曝光后,桐乡市政府非常重视,加强了对于市场的监管力度。同时,行业企业也积极自律。这次事件使桐乡蚕丝被企业注重生产中的规范经营,同时意识到做好蚕丝被自主品牌是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桐乡市商务局局长金声扬对《纺织服装周刊》记者说。
2008年,洲泉蚕丝被服行业协会成立,吸纳会员企业190家。行业协会在加强行业自律,帮助企业解决在品牌、资金、研发、营销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0年全镇蚕丝被生产企业发展到200余家,年产值达到了20个亿。洲泉镇已成为浙江省出口蚕丝被的重要产地,2009年洲泉镇获得“嘉兴市蚕丝被服专业商标品牌基地”称号;2010年4月,成功举办了“中国洲泉·首届蚕丝品博览会”; 2010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洲泉镇 “中国蚕丝被名镇”荣誉称号。
展望未来,洲泉镇的蚕丝被产业将按照建设国内一流生产基地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使之成为企业集聚度高、品牌效应明显、整体优势凸显、创新能力强劲、服务体系完善的现代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具有较强的产业竞争力和区域品牌影响力的蚕丝被生产、贸易基地。
杨汛桥 窗帘窗纱品牌急行军
杨汛桥,这个只有7万多人的小镇,其经济发展的神话曾被作为“现象”解读。杨汛桥镇地处浙江省绍兴县西北部,镇域面积37.85平方公里,拥有1000余家企业,其中上市企业5家,人均GDP达2.5万美元,是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窗帘窗纱名镇。今年1~5月份全镇窗帘窗纱产业产值44.28亿元,同比增长12.71%;销售43.95亿元,同比增长12.63%。其中,绅花、欣明、裕隆、龙飞、盛杰等重点经编企业自营出口同比增长幅度均在30%以上,华欣家纺在杭州开出了全国首家成品窗帘直营店。
品牌进程的加快,不仅表现在杨汛桥经编企业身上,更表现在“杨汛桥”这一区域品牌商身上。今年5月,由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中心共同主办的“走基层、看纺织”中国经编万里行·杨汛桥站活动顺利举行,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23家媒体走进杨汛桥,提升发展窗帘窗纱这一特色产业是杨汛桥镇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为进一步做优做强窗帘窗纱产业,5月,杨汛桥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柯桥窗帘窗纱展会,全镇31家窗帘窗纱企业抱团参展,共设展位1600平方米,国际标准展位180个,现场成交5012万元。同时,牵头成立了绍兴县首个国字号协会分会——中国针织窗帘窗纱分会,同步推进窗帘窗纱展示中心建设。
据杨汛桥镇党委书记孙爱宝介绍,杨汛桥产业特色鲜明,不断壮大窗帘窗纱特色产业,连续三年举办中国柯桥窗帘窗纱博览会,被授予“中国针织行业超百亿元重点集群”、“2012年度中国经编行业创新基地”等称号,打响“窗帘窗纱名镇”品牌。目前,杨汛桥经编特色产业,已占全镇经济的22.34%。在经编产业中逐步培育出了绅花纺织、裕隆实业、欣明控股、庆盛控股等大企业,带动了其他如印染、服装、纺丝产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促进镇域及周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杨汛桥镇经发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杨汛桥镇的企业品牌意识越来越强。今年1月初,杭州武林商圈银泰百货背后,一家窗帘店开张了。与别的窗帘店不同,它是一家成品窗帘专卖店,这家店正是欣明集团浙江华欣家纺有限公司的第一家工厂直营店。顾客在这家店里买窗帘,就像在商场选择购家纺用品一样,一袋一袋包装好的都是成品,只要挑好尺寸和花色,拿回家就可以直接挂上了。该负责人表示,在国外,换窗帘像换衣服一样频繁,已经成为常态,而中国的家庭,却普遍习惯于在一套房子中使用一套窗帘,不到重新装修或者窗帘使用太久而损坏的时候,是很少有家庭会主动更换。
杨汛桥企业这样直接进入终端零售市场,正是窗帘布艺企业品牌意识的觉醒。今年,依然有为数众多的杨汛桥窗帘布艺企业参加本届秋冬家纺展,他们希望通过这一知名展会,实现自己的品牌梦。
建德 从多方面提升竞争力
“今年和去年相比,我们还是有进步的。去年没有专门组织企业去参展,今年组织了三家企业。”建德家纺协会秘书长吴晔君说。据介绍,今年秋冬家纺展建德家纺协会组织了三家企业进行参展。
据统计,2013年上半年家纺企业的整体发展增幅为10%左右,较去年同期的14%略有回落。“在2013年上半年行业情况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杭州建德家纺集群今年上半年总体发展情况良好,同去年相比,基本维持在一个水平线上。”吴晔君说。但是由于上半年整个家纺行业以及建德家纺企业都面临着不少困难,外贸订单减少、行业萎缩、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等困境,下半年行业的发展形势依旧很严峻。
吴晔君表示,针对以上情况,建德家纺产业集群在生产成本、区域营销、国内市场等方面也有着自身的优势。建德家纺协会努力为地方企业寻求更多的发展机遇,此次参加秋冬家纺展也是为地方企业谋求更宽广的道路,从各方面提升产业的吸引力、市场竞争地位。
海宁 电子商务促行业发展
作为本届秋冬家纺展最大展团之一,海宁集群连续13年组团参加中国国际家纺展,从2001年的10余家企业到现在的150多家,参展净面积从600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近13000平方米,参展规模空前,不仅折射出了海宁家纺强大的整体实力,也集中显示了海宁家纺企业的特色和区域优势、文化内涵。本次海宁展团基本集中在E5和E6馆展示,除大提花织物,还有部分革绒和直绒产品参展。
海宁家纺产业构筑起了以织造为主,后整理相配套的家纺装饰布生产协作体系,聚集起强大的群体优势、产销优势,成为家纺行业的重要产业集群地,而许村镇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提花家纺生产中心。今年1~6月份,海宁全市规模以上家纺企业销售收入超过40亿元,同比增长29.6%。
“当前,电子商务成为各家纺企业竞争的重要渠道。它将大力推动家纺产业、家纺市场的转型升级。电子商务产业园将成为日后家纺集群的发展趋势,它将以线上供求信息展示和线下品牌策划服务相结合,整合和打通家纺上下游产业链,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商机和增长空间,协助中小生产商进行品牌提升和消费互动。海宁家纺企业也将在电子商务方面下大力气,争取早见成效。”海宁家纺布艺协会办公室许培涎说道。
本届秋冬家纺展将为海宁集群提供一个绚丽而宽广的舞台,让海宁家纺企业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展示他们的独特产品,使其区域品牌青春闪亮、活力无限。同时也将为海宁集群树立良好的集群形象,通过家纺展,海宁集群将为中国家纺产业集群起一个模范带头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