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中国纺织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交流大会
文章来源: | 2013-07-09
随着我国建设纺织强国进程的逐步推进,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全球的资源优化配置与产业布局已成为纺织行业实现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和人才素质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
经验分享
台湾纺拓会秘书长 黄伟基:
海外布局要依据目标市场
    台湾纺织业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到海外进行投资,后来受台币升值、配额限制、最低工资和土地成本飙升等因素影响,很多制衣厂更是加快了至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南非、塞班等国家的外移速度,同期,开始进入中国大陆。
    在80年代后期,台湾纺织业就率先尝到了纺织产业的招工之苦。当时,台湾的年轻人不愿意去工厂打工,几乎与当前国内招工难的处境一样,不过台湾制衣厂很快就做出到海外设厂的决定,使台湾的纺织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海外制衣厂工人数量及产能的提高,对台湾面辅料的采购也随之增多,一些实力壮大的织布业、纺纱业者纷纷跟随制衣厂到海外投资建厂。
    2000年后,台湾纺企对于海外的投资布局开始了新的思考——台湾适合做什么,纺织业的哪些部分要留在台湾;台湾做不了什么,必须要到海外去?结果是,具有核心能量的部分要留在台湾,包括创新、研发、设计,财务控管、贸易等。必须到海外去做的,则要考虑企业的市场及定位,根据定位去考虑到哪个国家投资设厂。比如做欧洲市场,就要考虑到非洲南部、柬埔寨;做美国市场要考虑墨西哥、撒哈拉以南的地区。当然,对准备投资的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前景,也要做仔细的考量。
    除此之外,到国外投资还需谨慎处理劳资关系。越南、柬埔寨等国虽开发程度不高,但员工有合法的罢工权力,因此企业不但要注重劳资关系,还要跟当地的政府搞好关系,积极融入对方社会。
    以台湾纺织业多年来“走出去”的经验来看,企业以群体的方式、开发区的方式“走出去”非常好。这个方式可以让“走出去”的企业不必到海外单打独斗,发挥集体的力量。
红豆集团副总裁、西港特区公司董事长  陈坚刚:
国际化战略树立行业标杆
    以纺织服装、橡胶轮胎和房地产为主体业务的红豆集团,为突破土地瓶颈,在柬埔寨规划打造出口加工基地的西港特区开辟了11.13平方公里的经济园区,园区的产业结构为纺织服装、五金机械和轻工家电等产业集群和出口加工基地。
    经过几年的建设,西港特区已成为首批通过商务部、财政部考核确认的六家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也成为首个签订双边政府协定和建立双边政府协调机制的合作区。目前,西港特区发展迅速,已形成3平方公里的建设规模,初步呈现国际一流工业园区的雏形。
    为了推动园区建设,柬埔寨政府把包括发展理事会、海关、商检、商业部,劳工局等机构安排到园区办公,搭建了一站式服务。同时,柬埔寨政府给园区提供了6~9年的免税期,对园区的进出口商品也全部免税。目前已有32家企业落户园区,包括7家纺织服装企业,解决了柬埔寨8000多人的就业问题。
    从投资优势上来看,柬埔寨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廉,园区员工的基本工资在100美金左右,对服装企业来讲,这是很有竞争力的成本投入;第二,稳固牢靠的中柬关系;第三,外汇自由,柬埔寨没有外汇管制;第四,贸易环境非常宽松。而从软性优势上来看,北京和上海都有飞往柬埔寨首都金边的航班;且企业可以通过柬埔寨这个平台辐射东盟自贸区,同时还可以享受到一些欧美国家的贸易政策。
    当然,投资海外市场的先决条件是要合规经营、遵循当地的法律法规。红豆集团从拿地时就聘请了当地的律师作为法律顾问,从购买土地到办理相关手续全部按照当地的法律来走,确保项目健康可持续运行。
    在整个园区建设过程中,如何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主动融入当地的文化,是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此外,红豆也在商务部的建议下,为园区建立了风险防范机制,投保了海外投资险,有效规避了风险,为西港特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运营环境。
波司登集团副总裁  丁建新: 
整合海外资源 推广企业品牌
    “走出去”的道路漫长且艰巨,但这是中国由服装大国向服装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作为国内服装品牌的领军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便成为了波司登谋求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正因此,波司登在不断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始终把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竞争,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
    1997年,波司登获得自营进出口权,利用羽绒服生产的淡季,先后为国际品牌做贴牌加工,比如耐克,阿迪达斯等,在生产中不断学习国际品牌在设计、生产、营销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为“走出去”积累经验。当时,波司登已是国内消费者公认的防寒服品牌,而与国外品牌相比却相差甚远,波司登意识到,企业不仅要“走出去”,还要在“走出去”之后站稳脚跟。
    之后,波司登与海外著名的设计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在产品定位和设计风格等方面获得显著提升。同时,波司登还邀请国际知名设计师到企业做指导,帮助企业提升国际视野;选派优秀设计师到法国、意大利学习考察,感受国际流行趋势和民族传统元素。
    2002年7月26日,波司登旗舰店在英国繁华的商业街开店。在80家连锁店当中,波司登派了3名有国外教育背景的高层管理者,其余人员全部在英国本地招聘,从而实现了从设计、生产、市场推广、销售各个环节都围绕欧洲市场,紧扣本地客户的需求和口味。
    2007年3月,波司登受邀在蒙特利亚时装周上展演,这次展演不仅让波司登获得了在国际市场上的宣传机会,也得以让波司登在国际大潮中再次试水。
    同年10月,波司登在香港上市,开始将资金、品牌管理、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从原有的企业集团中分离出来,以国际知名服装品牌的形象登上国际舞台。
    2012年,波司登实现销售收入228亿元,上交税费13.6亿元。波司登的下一个目标是开展网站销售和专柜销售,并向欧洲其他国家辐射。同时,将和欧洲商业集团进行洽谈,利用他们庞大的资源来推广波司登的自主品牌。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