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收获荣誉 见证成长
文章来源: | 2013-05-31
五载传承,荣耀再现。5月27日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服装协会和江苏常熟市人民政府主办,《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和江苏常熟服装城管理委员会承办的2013“常熟服装城杯”第五届中国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常熟圆满落幕。28位入围选手的优秀作品依次在华丽耀目的T台上进行了展示,最终由来自北京的万岚凭借作品《SKY WALK 星空漫舞》夺得金奖殊荣。

 

选手之最

 

盘点最具特色选手

 

   比赛的意义不在输赢的结局,而在享受其间的过程。享受比赛的过程和享受获奖的喜悦同样重要;了解同行和同龄人在干什么、结交一群朋友,比获奖更重要;感受人性,经历心跳,品尝荣誉,体会失落,在比赛中成就更好的自己,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

 

 

 

最淡定选手 万岚

 

    获得金奖殊荣的万岚不仅设计功力受到评委一致认可,她的从容淡定也使她成为其他选手们眼中的“淡定姐姐”。

 

    万岚表示,这次来参赛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最大的心愿是好好体会比赛带来的每一种感受。除了享受比赛,她还会留意其他选手的表现,她所在的创意园的工作是挖掘和扶持新晋本地设计师,向他们提供各项支持和帮助,她希望在大赛中深入了解其他选手,将来开展合作。

 

 

 

最多才多艺选手 陈洇霖

 

    陈洇霖是法国ESMOD高级时装艺术学院(北京)的大三学生,她的作品《海妖之舞》展示了一幅极具动感的海地世界画面,廓型夸张而充满想象力的服装在模特的演绎下,就像是水底走出的精灵,服装细节部分复杂的手工工艺也成为其获奖的理由。

 

   除了设计出色,陈洇霖的语言才能也相当优秀。来自德国的评委Heiko在日本长大,在点评选手作品的时候需要翻译,学习过日语的陈洇霖便随即充当起同声传译,多才多艺的她受到了众人的赏识。

 

 

 

最经验丰富选手 冯玲玲

 

    冯玲玲在去年的2012中国国际时装周创意设计大赛和“乔丹杯”第七届中国运动装备设计大赛中,分别获得了银奖和金奖,可谓实力最强的选手之一。

 

   冯玲玲获得了本届大赛的银奖和最佳手绘效果图奖。评委刘薇对冯玲玲的作品《炫舞·共生》印象深刻,刘薇认为,采用皮革不是新鲜事,但是把不同颜色的皮革通过裁剪拼接,创造出更具立体感和趣味的视觉效果,不仅让皮革看起来变轻、变活,还体现了设计师高超的制作工艺。

 

最注重细节选手 张业超

 

    身材消瘦的张业超精力充沛,每一次彩排,他都会从后台冲到前台,忙前忙后地仔细观察作品在模特身上的每一个细节,然后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张业超的作品《丝路 梵音》让人印象深刻,模特在展示时,步伐刻意放慢,与其他选手作品的节奏截然不同。他表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差异很大,一般的走秀节奏比较明快时尚,但是用在他的这套作品中不太合适。

 

    张业超的作品以敦煌文化为灵感,无论是面料、图案还是细节都透露出中国文化的气息,得到了刘元风、曾凤飞等评委的高度赞扬,并获得了铜奖。

 

 

 

最具试验精神选手 田红波

 

    田红波目前在广州一家企业做男装设计,他向记者表示,参加大赛是希望找到一个机会,去展示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想要表达的想法。

 

   他的作品《变·化》突出面料的渐变,田红波认为,颜色的渐变很简单,但是面料的渐变很难。比如,他做的一条羊毛裤子,先用针刺,后期加化学制剂,当羊毛遇到碱性溶剂鳞片就会打开,通过施加压力,将毛料沾化,最终形成一种面料互融的效果。

 

   田红波透露,此次参赛其实是希望自己的试验得到肯定,然后将这种工艺推广到市场上。他说,模特试穿的时候认为他的衣服完全可以穿着就走,甚至希望能买下来。田红波认为,这种面料创新工艺,能增加最终产品的附加值。得知自己获得铜奖和最佳面料运用奖的时候,田红波笑得很坦然。

 

最一往情深选手 连铮鸣

 

    说起与常熟大赛的“历史”,在劲霸担任企划助理的连铮鸣颇有感触。他告诉记者,一共为大赛投过4次稿,入围两次。入围第三届常熟大赛后,连铮鸣遗憾地差1分没有获得优秀奖。尽管如此,他一直没有感到气馁,今年再次来到常熟大赛,可以说是历届以来最一往情深的选手。

 

   连铮鸣表示,常熟大赛的含金量、规格和水准都很高,能够入围是对自己的最高肯定。“常熟大赛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舞台设置,还记得第三届的舞台3D环绕效果非常震撼。”连铮鸣说,如果他纯粹抱着拿奖的心态,肯定不会三番四次投稿,就是因为自己真心享受参赛的感觉,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尝试。

 

   他介绍说,此次作品《Color Dance》在颜色上做了大胆尝试,要么让人一见倾心,要么让人反感,比赛的前一刻,他对自己的作品还是隐隐有点不确定。“此次获得优秀奖,算是圆了自己心中的梦,但是不管结果如何,都不会影响我今后继续参赛。”连铮鸣肯定地对记者说。

 

 

最大刀阔斧选手 陈龙

 

   第一次带装彩排之后,大部分选手都有点焦急,因为他们的作品在模特走台时都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瑕疵,比如衣服沾毛、鞋子大小不合适等。一轮彩排下来,后台变得忙碌起来。

 

   当选手们都在调整作品,记者发现陈龙居然拿起剪刀把一条裤子的裤腿剪短了一个手掌宽的长度,手起刀落非常干脆。陈龙向记者解释道,由于制作过程中试穿的模特比较高,而比赛中合作的模特稍矮一些,裤子太长一方面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另一方面也担心模特会绊倒。

 

   陈龙的大刀阔斧还体现在对面料的投入中。他告诉记者,这组名为《错觉》的作品,连面料都是自己设计的,由于花型太复杂,要求也高,陈龙跑了好几家工厂,费了不少口舌,才用高价劝服厂家给他打版。陈龙说,他设计的面料细节比较朦胧,这样的面料肌理为他带来更多的发挥空间。

 

年龄最小选手 黄山料

 

   来自中国台湾的黄山料是入围选手里年龄最小的一位,正在台湾实践大学读大三的他今年20岁,长着一张娃娃脸。也正因为这一张娃娃脸、一口台湾腔,以及礼貌友善的个性,黄山料成为其他选手和评委眼里可爱的小弟弟。

 

   尽管年轻,黄山料的设计功力不容忽视。他带来的作品《在离乡背井以后》不仅得到了刘元风、刘薇等评委的肯定,也受到其他选手的称赞。黄山料说,这套作品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构思、一个月的时间制作,而且从衣服到搭配的帽子、腰带以及手提包,全部都是自己亲手制作完成。

 

   黄山料向记者透露,他祖籍福建金门,这次是第一次自己一个人回到大陆比赛。经过飞机、大巴一路周转,瘦小的他拖着大大的行李箱,终于来到常熟。此次参赛作品的主题似乎就是在述说着黄山料的真实经历。在他的设计里,也有大大的风尘仆仆的行李箱,还有透着淡淡乡愁的亚麻色。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