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707114549.jpg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劳动者的光荣与梦想
文章来源: | 2013-05-06
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而“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出现和持续,无疑是对劳动者示以尊重的最好体现。劳动创造价值,很多人感恩于劳动和劳动者带给人类和社会的馈赠。纺织产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齿轮”,纺织人正用生满茧花的双手编织着五彩斑斓的世界,践行着劳动者的义务和责任,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先模人物

 

常州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邓建军

 

“知识工人”更需锲而不舍

 

邓建军是常州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技术工人,五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的讲话时亲切地称他为“知识工人”。

 

    邓建军本人也表示,能利用手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练就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确是新时代工人的荣耀。

 

   1988年,邓建军从常州市轻工业学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随即进入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即将迈入社会的学生一样,邓建军当年也怀揣着远大的梦想:率领千军万马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当他离开学校、真正踏上社会后,才发现自己面对的几乎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年一些外国专家来厂安装调试设备时,看不起中国工人,带着一副不信任中国职工的表情。有一次,因进口设备没有操作手册,我便向外方人员索要,他们先是不屑地瞥了一眼,尔后又怕会偷他们的技术,拒绝提供。不熟悉业务、不掌握技术,不但影响生产,还要受人冷眼,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含义,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开始踏上了自己的奋进之路。”

 

   一直以来,邓建军始终秉持着以技能为支撑、以创新为引领,树立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推进企业更好地实现转型升级,靠自主创新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知识不仅改变了邓建军的个人命运,还让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实邓建军的故事早已在业内广为流传,真正让记者感兴趣的还是他对“成功”二字概念的新读法。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对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视,使得全社会评价个人价值和成功标准时出现了一些误区,比较突出的表现是拜金主义、拜官主义以及轻视劳动、好逸恶劳等不良观念。在这些不良观念的影响下,许多人认为钱越多、官越大就越成功,所以大家都在争着做老板、当领导、当管理者。在邓建军看来,每一个普通人的脚下都有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只要你爱岗敬业,对社会、对工作充满责任感,成功自然就会在不远处等着你。

 

     的确如此,平凡的岗位上只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勇于创新就能够实现个人价值,就能够取得成功,就能够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敬。

 

西北一棉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细纱工 刘小萍

 

“梦桃精神”指引我不断向前

 

“我不能输,因为我是梦桃人。”是刘小萍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最多的一句话,五分倔强的语气中,带着五分要强。感慨于这份坚定的同时,也让人不禁感受到,梦桃精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依然散发着经久不息的光芒。

 

   “1963年4月27日,梦桃小组被正式命名,而刚刚过去的4月27日,正是小组成立50周年的纪念日,对于曾经、现在乃至将来在这个小组奋斗且传承梦桃精神的一代又一代纺织人来说,这绝对称得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刘小萍说,时代确实在以不可阻挡的步伐向前迈进,不可否认,纺织从业人员,尤其是一线职工的地位、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对于纺织工人的认识也不可同日而语,但她始终相信任何事物都在经历着它们各自的“生命曲线”,而纺织行业何时能再次进入它的辉煌期,我相信为期不远。“2011年,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要提高纺织工人工资待遇的目标,如今,陕西省纺织一线职工工资比之前提高了400元,看得出,政府现在在帮我们想办法,他们在为纺织工人如何直起腰杆工作、有尊严的生活想办法,干实事。同时,作为一名‘梦桃’小组的员工,我身边的人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强困难、送方便,不让一个姐妹掉队的‘梦桃精神’。”

 

    刘小萍告诉记者,和这些人一起工作会让你觉得踏实,时间久了,人们自然而然地会重新燃起对纺织行业的美好向往。

 

   记者了解到,2008年,西北一棉经历了政策性破产,在企业改制的过程中,确实有员工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但在留下来的工人中,几乎都怀揣着对纺织行业的一份憧憬,并对纺织存在着一份无法割舍的感情。“虽然我从来没有问过这些工友留下来的原因,但作为梦桃展室20多年的讲解员,我能从眼神中读出他们对纺织的那份信念,以及对‘梦桃精神’的向往与追求。”刘小萍说。

 

    能拥有一份积极的精神寄托是一件好事,刘小萍和她带领的“梦桃”小组在传承了前辈精神财富的同时,也找到了作为一名纺织人的光荣,相信“梦桃精神”将继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纺织人向着更好、更优、更实的方向大步迈进。

 

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恒盛分公司 杨普

 

我骄傲,因为我是纺织人

 

    没有激昂雄心,鲜闻豪言壮语,杨普始终面带微笑端坐在记者对面,回答记者抛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

 

   杨普是一名80后布机挡车工,2000年3月参加工作,包括杨普在内,当年和她一起进厂的工友如今只剩下3名,用杨普的话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年轻人渴望了解大千世界并不稀奇,但出于自己性格的驱使和家庭教育对她的影响,让她一直坚守了下来。

 

   然而是什么力量能让一个女孩如此虔诚自己的事业,并一干就是十几年?记者不由得在内心发问。“从小父母就教育我,每做一件事就要做到最好,无论到哪里,都要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恪守这样的理念,杨普每天要在噪音巨大的车间里巡回8小时,每天所走过的路超过40公里。而为了练就扎实的操作技能,她平时基本手不离纱线,别人接500个,她就接1000个;别人练1小时,她就练3小时,手指硬是被软软的棉纱勒出了道道口子。谈起这段经历,杨普的表情仿佛在告诉我们,这是再稀松平常不过的事情罢了。

 

   “作为一名纺织工人,我从不觉得自己低人一头,相反,我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我觉得很欣慰,我以自己是一名纺织工人而骄傲。”说这话之前,杨普还向记者讲述了一件令她至今难忘的事情。2012年12月7日,杨普作为“中华技能大奖”的获得者,和尖端技术的研发工作人员共同站在了领奖台上。获奖者中,有研究神舟飞船材料的专家、有在潜水艇制造行业的翘楚。“和他们同台领奖,让我再一次深刻地认识到,社会只有分工不同,工人只有工种之分,没有贵贱之分。只要技术好,行行都能出状元,这是我的光荣,更是纺织人的光荣。”说到这里,杨普一时哽咽难语。

 

   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记者强烈要求杨普现场展示一下她“机下打结”的功夫,几番推辞最终还是没能扭过我们,只见她双手一搓、一捻、一扣,连贯的动作快得让记者根本不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站在杨普旁边的同事告诉记者:“别看这个小小的动作,杨普可是钻研了好久才总结出‘双手交叉、主动引纬’的八字引纬法的。”这令记者唏嘘不已。

 

  怀揣着对纺织行业的热爱,对人生前景的信仰,杨普由一名普通的布机挡车工成长到全国劳模,从这位80后女工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劳动者的坚守,更看到了纺织行业未来的希望。

 

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纺练车间工人 张东斌

 

企业让我找到归属感

 

张东斌,1998年进入唐山三友兴达化纤有限公司,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他找到了实现自身价值并为之努力的方向。张东斌表示,这多亏唐山三友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努力,让包括自己在内的三友员工流动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

 

   “唐山三友的员工流失率一直不高,总的来说,这得益于公司管理者对员工始终秉持着以人为本的治企理念。”张东斌所说的治企理念可以总结为注重人才队伍培养,助员工成才实现自身价值;不断制造精神福利,提高员工职业满意度;大张旗鼓地褒奖先进,宣传典型,弘扬正气。

 

   “就拿我来说吧,这些年,我从学徒工成长到副班长,再从副班长经历班长、技工、一直到现在的专家,可以说,唐山三友为员工提供了充分的升值空间。公司通过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归属感及自我认同感,因此,老员工的流失率一直不高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张东斌表示,集团董事长幺志义一有机会就会组织员工一起座谈,到生产现场和员工交流,了解一线员工的需求,这让一线员工感受到了“家”的感觉、找到了归属感,让员工内生出了主人翁的意识。“企业的种种行动使我们意识到什么是企业倡导的,什么是企业明令禁止的,在潜移默化中,企业核心价值观就慢慢地形成了,奋发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在这样的氛围中,员工又有什么理由撇下企业呢?”张东斌说道。

 

   据了解,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带领员工,始终秉承“开创出发展建设的新天地,为化纤行业争光,为民族工业添彩”的企业宗旨,倡导“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工作,优化创新条件,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为企业创效益,为社会增财富,为员工谋福利。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是员工发展的基石’,‘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干事的给岗位,干成事的给地位。’这是公司董事长幺志义常说的话,也是企业培育员工一贯的理念。”张东斌说。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