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走专精特新之路,培育行业“隐形冠军”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20-07-09

  本刊记者-邬莹颖

  从“小而多”到“精而强”,在柯桥这块传统纺织产业的土地上,近年来,一批以“专精特新”见长的中小微企业,正快速成长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小巨人”。

  近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纺织行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第一批),第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共有104家企业提交了申报材料,经过企业申报和协会推荐、实地考察、审核等程序最终审核通过企业95家,涵盖了产业用纺织品、纺机、家纺等11个分行业以及行业数字化服务等领域,在地域分布上,涵盖了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行业和地区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柯桥共有“勤烨针织”“东进新材料”“尚正纺织”等7家纺织企业入选全国纺织行业首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彰显柯桥中小纺织企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核心竞争力。

  专精特新,顾名思义,就是要扎根于某个行业领域,并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力。这也是柯桥纺织优势凸现的一个亮点,如今,在风云变幻的市场大潮中,企业要发展,面对着诸多“诱惑”,如何抉择,是摆在不少柯桥中小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而对于专精特新企业而言,他们的选择是,深耕本行业,做精做实。这样的企业究竟有怎样的特点,又给柯桥纺织行业注入怎样的活力呢?

  深耕细分市场,小产业做出大文章 

  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小产业做大文章。虽不是耳熟能详的企业“大象”,但这些“隐形冠军”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中,敢于投入研发与技改,精准定位核心业务,因而甚至比不少行业巨擘掌握着更多的话语权,这也正是柯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潜心修炼的“核心秘籍”。

  中多控股有限公司是柯桥一家专业生产麂皮绒面料的纺织企业,公司董事长吴荣国表示,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来,专注开发麂皮绒产品。“我们要把产品做到不像麂皮绒的麂皮绒。”为此,公司十分重视新产品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其每年在创新方面投入达数百万元,并与意大利、法国、日本等优秀面料、服装设计师合作,及时捕捉国际流行趋势。现在的中多控股,各类麂皮绒产品月生产量近300万米。

  在业界,中多控股有不可动摇的行业地位,是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作为获得全国唯一一家获得“国家麂皮绒纺织产品开发基地”称号的纺织企业,中多控股为了不断加强在面料织造、染色工艺、后整理工艺等方面的创新开发力度,将产品打造出了鲜明的风格特点,公司还从国外引进成套的自动化生产线及设备,有效保证与国际接轨的高效率生产加工能力和产品品质。

  浙江尚正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以功能性运动面料见长,公司目前正在研发一款可降解面料,可以进行任何类型的加工,作为一种新型纺织材料,能够创造出高质量的产品,着眼于环境和未来产品。总经理舒灵龙表示,公司从生产第一款凉感面料到现在能够做到自主研发纱线,从添加助剂到真正达到功能性标准,为的就是真正做深细分领域,从运动者用户出发,从原料本身做到舒适、透气、易洗、快干,这也契合行业科技、时尚、绿色的定位和趋势。

  中多控股、尚正纺织在各自领域的专注和创新是柯桥中小企业践行“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的一个缩影。事实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显山、不露水,却正在发挥开疆辟土的作用。

  坚守工匠精神,让传统工艺开出绚烂之花 

  以特色产品为龙头、以专业化分工为纽带,不管企业规模大小,照样能在各自领域“独领风骚”。这样一批在细分行业里的“隐形冠军”,他们用极致的工匠精神,依靠“专精特新”迅速占领行业龙头。

  随着纺织产业的密集型发展,企业及消费者对绿色环保、可持续关注度的不断提高,竹纤维作为中国特色的天然纤维,具有自主开发产权,与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共同服务产业。绍兴勤烨针织工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金艳琦表示,近年来,竹纤维在内衣、毛巾等产品中的运用已经非常普遍,公司通过研发创新竹纤维西装面料,致力于填补竹纤维的运用空白。不但实现了西装服饰面料的运用,解决了在西装领域中运用的空白,还发挥了竹纤维作为西装面料的功能性和优越性,兼具较强的抗菌、防紫外线等功效,同时最大程度保证西装面料的优越垂感和抗皱特性。

  Jack wolfskin、patagonia、lafuma……在位于滨海工业区的浙江东进新材料有限公司档案里,陈列着众多国际一线运动品牌,东进新材料常年为这些国际品牌提供面料,主要是运动功能性面料。能够与国际一线运动品牌合作,东进新材料有自己的法宝,那就是不断研发先进的面料,打造专业的研发团队。近些年,公司还取得美国宇航局(NASA)的技术,做出具有保暖、抗菌、吸湿的功能性面料。

  据公司董事长陈明贤介绍,此次入选的防水透湿功能性面料具有防泼水、耐静水压、防风及透湿功能。自公司创立以来,陈明贤一直坚持初心——严把面料质量关。为和国内外知名运动品牌“联姻”,“东进新材料”投入500多万元建起实验室,可以比肩国际第三方检测机构,公司的内部标准不少指标大大高于客户的要求。2016年东进新材料通过瑞士“蓝标”认证,目前东进新材料将目光瞄准the north face、 lululemon、canada googes等国际知名户外、运动品牌,希望在将来有更大突破。

  在柯桥,中小企业不再是落后、小型产业的代名词,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隐形冠军”类企业正以精雕细琢的专注精神,深入当地各自细分领域的毛细血管之中,并以科技驱动为力量向更深处漫溯,成为地方经济转型、新旧动能转换生生不息的力量所在。

  厚植“隐形冠军”沃土,培育更多“小巨人”企业 

  行业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专门类别,予以重点扶持,以此为导向,推动中小微企业群体在质量和效益方面有新突破。浙江省把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中小企业,列入省政府《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并作为2020年建成制造强省的主要目标之一。对于柯桥中小纺织企业来说,从最初盲目铺展的“粗放式发展”,到钻之弥坚的“专精特新”之路,中小企业竞逐“隐形冠军”的背后,是面对新形势的主动“变阵”,同时也是对自身发展的路径探索。

  在浙江原色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借助公司自主研发的“图来旺”印花分色和模拟试衣软件,工作人员轻点鼠标,马上就可实现分色、配色、尺寸标注、排版、格式转化、虚拟试衣等功能。据总经理张为海介绍,他1993年进入纺织行业,2008年开始专注数码印花领域走上“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带领公司团队构建一个从设计、分色、打样到面料成品,联通上下游产业链的数码印花生态圈。“对于我们来说,要实现专精特新,就是要尽量在细分市场领域把产品做到专业、做到极致。”

  虽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也面临诸多发展的共性难题,如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较快、融资难融资贵、税费负担较重、制度性交易成本高等等。柯桥区也推出一系列举措,从税费优惠、资金奖补、融资支持、开拓市场、降低成本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全方位支持。这些措施,目的都是树立政策导向,引导中小企业继续专注主业,进而向高附加值的领域前行。

  今年柯桥区提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步鱼计划”,鼓励企业以步鱼之“专”,深入行业细分领域,做精做专产品。深入落实浙江省“雏鹰行动”,促进中小企业“上规升级”、“专精特新”发展,推动每个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核心环节,实现“隐形冠军”企业全覆盖,培育一批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和“小巨人”企业,力争每年新增规上企业120家以上,到2022年,新培育“隐形冠军”企业20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200家,着力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格局。目前全区累计已有900余家企业进入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队伍不断扩大,未来会有更多单项冠军从中产生,成为撑起柯桥纺织的新脊梁。

  记者手记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有大作为 

  专精特新,强调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是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出奇制胜的重要法宝。特别是今年突遇疫情冲击,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进一步承压,生存愈发艰难,更应坚持走好“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柯桥,中小纺织企业在供应链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但却常常因为技术、质量不过关,即我们通常所指的“跑量”,难以与大型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专精特新”则是促进大中小企业通融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小企业通过“专精特新”突破核心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有能力成为品牌服装企业合格的供应商,才能与大型企业建立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进而实现供应链、创新链、数据链等各方面多角度的融通关系。

  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也是柯桥纺织企业实现“专精特新”发展的重要抓手。这在此次疫情期间众多柯桥纺织企业谋求突变,积极参与线上直播,创新管理模式中可见一斑。

  中小企业虽小,却是柯桥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中小强则经济强。柯桥 “专精特新”纺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必急于盲目扩大规模,而要继续专注于做深做细做专,不断在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上掌握核心技术,进而对行业发展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力。

  第一批入选纺织行业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 

  (柯桥企业) 

  排名不分先后

  绍兴豪春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蓝光制网机

  绍兴勤烨针织工业园有限公司

  竹纤维系列西装面料

  浙江东进新材料有限公司

  防水透湿功能性面料

  浙江吉麻良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精梳大(汉)麻棉混纺纱

  浙江尚正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功能性运动面料

  浙江原色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印花图案设计与分色

  中多控股有限公司

  麂皮绒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专刊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