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707114549.jpg
热络大展 收获多多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5-10-26


本刊记者-郝杰
  生意不好做,这是企业当下的普遍感受,但本届展会创纪录的规模,火爆的人气,又让人感觉行业其实还蛮火热的。

  今年以来,纺织业受国内外宏观经济不振的影响,增速减缓的趋势更加明显,行业依然处于减速换挡的深度调整时期,这也是企业感觉形势不大好的重要原因。然而今年前8个月制造业统计数据显示,纺织业主要运行指标增速在全国工业行业中处于前列,也就是说纺织业并没有那么糟。这一方面说明企业在新常态下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表明大家对未来还是信心十足的。

  本届展会场馆大了,企业多了,来的人也多了,记者在偌大的展馆中穿梭采访,总是会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所阻隔,不得不放慢急匆匆的脚步。人气旺是不争的事实。

  形势不好,企业还如此积极地参展,这本身就反映了企业的信心。有的企业说,“人家都来了,我不能不来。虽然市场不好,但我来了,就表示我们依然看好未来,坚持就是胜利。”

  但这种“坚持”不是盲目地坚守,而是要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冠华国际以前专做出口,这两年看到国际市场需求不旺,价格又低,逐渐向内需转型,如今已经是国内知名运动品牌的供应商。针对国内需求,他们不断研究市场,在功能性方面下功夫,推出让客户眼前一亮的功能性面料。“运动面料还有许多难题需要克服,但市场需求很大,未来的潜力无穷。”公司负责人表示,还是要在产品本身上下功夫。

  国内大牌企业江苏阳光也感受到了市场的压力,只靠毛精纺面料打拼已经不行了,他们在粗纺、半精纺工艺上创新,做出的梭织面料有针织面料的感觉,针织面料又像梭织面料,完全颠覆了原有的工艺, 并推出了高端定制新品牌。“不要以为纺织不行了,市场的需求始终存在,还是要看自身能否跟上市场需求。”江苏阳光董事长陈丽芬这样表示。

  在毛纺领域,双面呢是当下最火的一款面料,康平纳紧盯市场,靠粗纺双面绒在今年取得了不俗的业绩,用公司负责人的话说,“一个产品带火了一个行业。”他们从西班牙聘请设计师,对双面绒进行了精心设计,在展会上受到客户青睐。

  无锡一棉在产品结构调整中,扩大高档产品的比例,除了高支、特高支纱产品外,他们还推出了丝绵、羊绒棉等混纺纱线,市场效果不错。无锡一棉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晔认为:“国际市场正在复苏,对未来我们很有信心。”

  三天的展会很短暂,无论展商还是采购商想必都有所斩获,这其中不乏新订单、新货源、新客户、新信息、新期盼,当然更有对中国纺织业的满满信心。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