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707114549.jpg
童装成为“救命稻草”?
文章来源: 2013-03-21


本刊记者 赖松

 

 

   近来,国内几大运动鞋服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了2012年的业绩报告,受库存高企影响,各公司的业绩增速普遍疲软。在渠道方面,除了已经被外界炒得火热的门店收缩计划外,几大运动服鞋公司似乎悄悄地搞起了“小动作”:一边关闭主品牌门店,另一边却在加速进军童装市场。

 

 

    先来看看安踏2013年的门店计划:本年度安踏的传统业务仍将处于全面调整期,公司将把精力转向童装业务方面,并计划在二三线城市新增100~200家童装店,预计年底安踏童装门店总数将达到950~1000家。

 

 

   其次是361度:预计2013年,361度童装门店数量将从去年的1400家增至2000家,与此同时,公司还计划在2015年将童装门店总数提升到3000家,并逐渐向三四线城市拓展市场。

 

 

    尽管目前特步童装业务仅占公司总收入的1%~2%,却仍被看作逆势冲刺的突破点。特步计划于今年在二三线城市新增100~200家童装店铺。

 

 

   除了上述3家企业以外,根据记者获取的最新消息,李宁童装目前也在加大市场扩张力度。本月中下旬,李宁童装将花大力气举办2013秋冬新品订货会,并以CHIC为契机加大招商加盟的力度。

 

 

   不难看出,各大运动品牌纷纷把经营战略向童装业务倾斜。在公司内部,童装市场被看作是新的业绩增长点,其背后有两大判断因素:2015~2022年的婴儿潮以及国内童装行业格局仍不明朗。

 

 

   事实上,早在2010年初,部分运动服鞋品牌就已经意识到,跑马圈地、规模化扩张的方式并非业绩增长的长久之计。近年来,几大运动品牌纷纷以业务品类形式实施事业部运作,从实际效果看,在鞋类、服装、配饰、童装四大产品线中,唯有童装产品表现较好。除了向童装市场倾斜以外,有的企业甚至还多留了一手,例如,2012年以来,在行业集体遇冷之际,李宁、安踏开始试水新兴的户外用品市场。

 

 

    因此,可以说今年运动服鞋企业品牌经营战略,开始被迫做出调整。不论企业的初衷如何,加速进军童装市场是否能为几大运动品牌增加新的活力,最终还需要市场和消费者来检验。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