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全面二孩”,哪些行业乐开了花?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5-11-06


 10月29日晚,微信朋友圈被“二孩放开”的消息刷了屏。行业分析师普遍预测,全面放开二孩,乳业、房地产、零售等众多行业都将有望迎来一波人口红利。专家指出,政策实施对婴幼儿产品以及儿童相关行业的影响相对直接,每一个家庭在新生婴儿身上的消费与其乘数效应,将会增加市场活力,拉动相关行业发展。有研报指出,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效果将在四年内集中释放,可为婴幼儿市场带来千亿消费增量。

  童装行业▶▶奢侈品市场的新亮点 

  近年来,童装都被戏称为服装业的最后一块蛋糕,也是实体商业重点发展的业态之一。自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到如今将推行“全面二孩”政策,童装业的消费红利也越发明显。华泰证券的最新研报就预计,婴幼儿用品消费需求升级将进一步抬升童装行业的增长中枢至15%-20%,预计到2017年童装市场容量将达到2541亿元。

  不少服装品牌已经提前布局利润更高的童装领域了。森马旗下童装产品线扩充到0-3岁的婴童市场,增加了0-3岁婴童服装的零售面积,并向儿童用品全产业链布局。太平鸟2010年成立了童装品牌“MiniPEACE”,江南布衣在2011年成立了童装副牌“jnbybyjnby”,美邦旗下也有童装品牌moomomoo。运动品牌方面安踏和李宁都先后拓展了儿童体育用品业务。

  不只是传统品牌,近年从互联网渠道兴起的“淘品牌”也希望从童装领域中分一杯羹。韩都衣舍于2012年12月上线了童装品牌米妮哈鲁,七格格在接受拉夏贝尔全资收购后再出手就是推出童装品牌“Thenext”,初语也推出童装品牌,而且开启了线上实体店双线作战模式。去年底,阿里旗下聚划算事业部甚至将童装作为第16个独立类目单独划分出来,此前童装一直作为母婴类目下的二级类目,但却贡献着50%甚至更出色的交易额。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全面二孩政策放开,不只已经布局的企业要加大童装业务的投入,未来将会有更多曾经没有童装业务的服装企业加入到这块市场蛋糕的争夺中。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分析,目前国内服装企业正处于供给过剩、去库存化的阶段,市场竞争早已异常激烈,可想而知,未来童装市场的竞争会进一步加剧。

  而随着国内新富阶层的增加,以及年轻父母对孩子着装和用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儿童奢侈品市场也将爆发出新的潜力。

  据业内人士介绍,事实上婴童已经是目前全球奢侈品市场成长最快的年龄段,尤其是在目前全球奢侈品市场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儿童奢侈品领域呈现的市场前景将使得品牌加大对这一领域的重视。在国内,随着此番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国内儿童奢侈品市场也将是未来的各大奢侈品牌的关注与投资的重点。

  不少奢侈品牌已经将其童装系列带入中国市场,Gucci早已在国内开出童装精品店,Armani旗下销售0-16岁儿童时装的副牌Armani Junior已经拓展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此外,包括BabyAlpaga、BelleEnfant等一些专业做高端儿童产品的欧美品牌也逐渐走入了国内消费者的视野。

  乳制品业被看好 

  在业界看来,全面放开二孩所带来的红利,乳制品行业只是获益的其中一个细分产业。未来不光是乳业,整个孕婴童行业的红利都会爆发。而随着新晋父母群体被85后-90后占据,高消费意愿和升级需求催生婴幼儿消费市场迎来黄金期。

  据了解,母婴用品分为四个大类:一是母婴儿用品如奶瓶奶嘴;二是婴幼儿服装类;三是儿童玩具类;四是婴儿食品类。近日,尼尔森在北京举行的2015第二届中国婴幼儿发展论坛上披露了一些调研数据。根据尼尔森监测数据,我国整个婴儿用品行业过去一年增长了18%,达1028亿元,其中,婴儿食品增长了15%,非婴儿食品类增长了23%,分别达到700亿元和328亿元,远超于快消品的增长率。

  申万宏源的研究报告显示,若“全面二孩”的政策在2016年实施,预计未来四年每年多出生1143.77万人,2001.6万人,1429.71万人和1143.77万人,可为婴幼儿市场带来的消费增量为:1119.58亿元、2194.37亿元、1755.49亿元和1572.93亿元,并且这些影响还会顺延至年龄更高的儿童群体,全面二孩政策对婴幼儿市场和儿童市场的增量影响不容低估。

  贝因美创始人谢宏日前对外表示,刚刚放开的二孩政策,让母婴产业的红海竞争产生了新的变化,而亲子消费领域将迎来无比大的想象空间。谢宏同时表示,面对这样的历史性机遇,与商业模式相比,盈利模式清晰更为重要,只有把盈利模式、团队执行力都到位了,才有机会拥抱这个巨大的市场。

  配方奶粉▶▶ 

  200亿大蛋糕摆在面前 

  全面放开二孩的消息一出,奶粉行业最先“乐开了花”。10月30日,乳制品企业的股价出现了全线上涨:贝因美涨了10.2%、雅士利涨了6.25%,圣元国际、合生元、伊利、美赞臣分别大涨了5.04%、5.11%、2.38%和3.79%。

  尼尔森大中华区总裁严旋预计,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人口红利将会释放,预计每年将多增加100万-200万名新生儿,未来每年新生儿的人数将从1680万名涨至1780万-1950万名左右,新生儿人口将提升至近2000年前后的水平,推动人口增长。

  而这将会让配方奶粉市场大幅扩容。“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对乳企以及整个中国乳业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将会带来新一波的人口红利。”飞鹤相关负责人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该政策一出,相信会有很多人将二孩计划提上日程,而未来几年内,新生儿数量的提升又会直接带动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容量的扩大。

  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2014年中国配方奶粉市场规模为682.7亿元左右,如果不考虑配方奶粉价格以及喂养率的变化,那么全面二孩所带来约35%的新生儿增量可以让配方奶粉市场扩容240亿元左右。

有乳企负责人表示,中国市场基础大,政策利好带来的发展空间仍值得期待,而这也会引发母婴行业在战略定位、产品规划等方面做出调整。尤其是二孩放开政策与奶粉配方注册制新规叠加后,会进一步加快行业洗牌,对于品牌、渠道、团队及战略清晰的企业,是非常大的利好。

  近两年来,在遭遇行业重创之后,又逢洋奶粉冲击,中国乳业一直在低迷中缓速转型发展。200亿的大蛋糕摆在面前,谁都想咬上一大口。

  飞鹤上述负责人表示,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二孩家庭的妈妈们由于有着更丰富的喂养经营,相信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妈妈认识到中外宝宝体质的差异,更加理智地选择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奶粉,这意味着国产奶粉在经历了近两年的市场低迷后,或又将迎来发展的新机遇。

  雅士利方面表示,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除了第一年的婴儿数量的增加外,第二年、第三年仍然可维持增量,所以将对公司业绩带来极大帮助。未来雅士利可以充分地挖掘新的消费群体,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据记者了解,11月6日,投资11亿元的雅士利新西兰工厂正式投产,雅士利主要系列产品将转移到新厂生产。雅士利还在欧洲与Arla合作推系列产品,并接管欧世蒙牛和多美滋奶粉业务。用雅士利集团CFO李东明的话说,雅士利国内外布局初步完成,在产能、产品线及品牌组合上做好了充足准备。

  合生元方面表示,未来的中国要靠消费来拉动GDP,二孩放开带来的是长期利好。整个奶粉市场估计有20%的增量,但这个增长幅度不会平摊到每个乳企身上,最后还是要看企业的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在目前整个市场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作为企业,应理智面对这一政策,不能盲目增加产能。

  “二孩放开提振了中国乳业发展的信心,但实质性效果仍有待观察。”乳业高级分析师宋亮表示,无论机构还是企业,缺乏信心才更需要信心。在他看来,三四线城市有条件的家庭早已经透支了政策,交点罚款就生了二胎;而一二线城市教育、房子等生活成本太高,全面放开二胎也不可能带来新生儿的暴增。

  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现在奶粉产能过剩,且有重复建设,整个行业处于淘汰落后产能的状态,企业必须冷静面对二孩开放政策。“其实乳企的眼光可以放得更开一些,目前婴幼儿每年奶粉食有量已是成人的6倍,可以说是‘吃’得太多了,老年人和成年人奶粉市场还有很广阔的空间。”王丁棉说。

  洗护用品▶▶母婴店成为渠道“黑马” 

  随着普遍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婴童洗护行业无疑也将成为其直接受益者。

  根据尼尔森的调查数据,我国0-3岁婴幼儿数量超过5000万,按人均每年消费300元计算,我国婴幼儿洗护市场容量约为150亿元。而随着中国消费品市场升级的整体进程,中国父母对于婴童的日常洗护更加重视,人均消费额呈现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从行业的盈利能力来看,近三年我国婴幼儿洗护用品行业销售利润率均在11%以上,明显高于成人洗护用品行业。这些数据,都显示出婴童洗护市场的巨大潜力。

  正因为看到这样的巨大潜力,婴童洗护行业的“发动机”早在二胎政策正式落地之前便已启动。2013年初强生6.5亿收购暧呵,而暧呵当时还只是一个成立于2006年的新品牌,这起著名的收购案例被视为国际巨头提前布局中国婴童洗护市场的明证。而近几年,国内的日化企业对于婴童洗护市场的重视也显而易见,如上海家化的“启初”品牌,从母婴店渠道开始布局,上市一年后市场份额便得到快速增长。

  如今,二孩政策正式落地,虽然距离真正的“二孩红利”到来还需要几年时间,但展望未来婴童洗护市场走向,高端化和细分化这两大方向已经基本成为业内共识。

  一方面,根据尼尔森调查显示,在选择婴幼儿用品时,消费者愿意花费更高的价格购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的意愿更加强烈。特别是在中国,数十年的计划生育让中国的家庭对孩子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对婴幼儿用品的选用原则也是尽可能高标准,产品的安全、健康成为不可动摇的主诉求。而表现在消费行为上,这种高端化的需求首要体现在消费者对品牌的选择上,根据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CSISC)大数据研究实验室发布的2015上半年《中国婴童洗护品牌口碑研究报告》,在各婴童洗护品牌的网络口碑指数中,强生、贝亲、五羊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3大最可信赖品牌。

  另一方面,婴童洗护产品需求细分化的趋势也很明显。大类而言,婴童洗护产品主要可分为护肤类、洗沐类、口腔护理类、驱蚊止痒类、洗涤类5大类。大类之下又按照使用年龄、产品功效等分设不同小类。护肤品类就有常见的儿童霜、露、乳产品,以及润唇油、唇膏、防晒等新生产品。驱蚊止痒类又将婴儿粉细分为爽身粉、热痱粉、尿湿粉等。口腔护理产品类别下有分牙膏与牙刷,之下又按照年龄分为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等。如此细分化的需求,无疑将进一步扩充婴童洗护市场空间。

  至于婴童洗护产品销售渠道方面,传统商超衰落已成定局,而母婴专卖店则发展迅猛。

  《2014中国母婴消费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根据尼尔森通过699个城市的母婴店零售基础性调查显示,全国整体母婴店铺数已经达到近8万家,同比增长18%,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跨不同城市级别呈现均衡发展的态势,平均38%的母婴店铺能够带来80%的销售贡献。相较于传统现代渠道,母婴店的产品品类更齐全、货品质量有保障以及有实物展示成为消费者选择母婴店的三大主要理由。(南方日报)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