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制版师的美好未来 |
陕西省服装协会会长陈会安:加快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调整
优秀制版师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财富,更是整个服装行业的财富。一名优秀的制版师不仅仅要具有基本的服装的手工制版业务素质,还要能适应现代CAD数据制版的技能,与此同时还要紧跟新型面料的研发趋势,掌握新面料的延展特性及纹理效果。
制版师的培养需要院校、企业、地方政府部门及行业组织的合力支持。院校要为制版人才夯实理论基础,并为其提供学习交流、参观参赛的机会,企业要积极履行岗位练兵的义务,地方协会要协调各方为制版师搭建学习的平台。
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服装学院为例,该学院目前设有专门的制版师培训班,与多数院校的设计师、企业管理人员不同,这一培训班定向培养手工制版、数码制版人才。据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服装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反馈,目前该校毕业生大部分被服装品牌公司聘任,其毕业两年的学生年薪可达到30万元。
目前,陕西的服装业态主要是功能性职业装和防寒服,休闲服饰、西服等服装的制版人才的水平与南方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我们想通过大赛与南方各省的行业领军者学习。
辽宁省服装协会会长王:建议增加学生制版大赛环节
制版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优秀的制版师不仅要熟练地掌握服装造型结构制图和立裁的技巧,掌握人体结构和特点,熟悉各类服装面料特性,还要观察流行趋势,才能准确地领会服装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同时,制版的过程也是完善设计的过程,在设计、制版、工艺过程中,制版师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还要具备与设计师、工艺师能够良好沟通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一直以来,辽宁省服装协会都非常重视本省服装制版师的人才培养,通过组织成立辽宁省服装协会户外服装研发设计中心、天诚泳业&大连艺术学院泳装研发中心等服装版型设计研发中心来推动我省版型设计的多元化,同时还与西柳镇政府签署了“共建西柳服装产业集群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为我省服装制版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从2005年至今,辽宁省服装协会已经成功举办四届制版师大赛。在组织大赛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与企业院校交流发现,院校学生在学习制版时存在严重的重理论轻实践问题,一些毕业学生到企业去工作时,无法融入企业环境,实操能力非常薄弱。因此,我呼吁可以在全国制版师大赛的基础上增加独立的院校学生制版大赛环节。
浙江省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韩礼成:培养制版师要开放思想,面对市场
富怡·首届全国十佳服装制版师大赛去年在浙江省举办,作为承办方我们感受颇深,从注重设计到强调版型,反映的本质问题在于行业对于服装设计研发环节的重视。
重视制版师,不是为了抄板,而是为了使中国设计能够更加完整地展现。从产业角度而言,一直以来,浙江省纺织服装类集群优势突出,劳动人才需求量大,但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与我们预想总有差距,不同厂家的版型都会存在一些问题,有时候我们会把不同企业制版师叫到一起,一起说说自家版型的长处和短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集思广益,效果非常好,因此企业家在培养自家制版师时要开放思想。现在在岗的大部分制版师都是车工出身,在具有一定工作经验之后,他们会进入企业的技术中心,通过受老一辈制版师老师的言传身教,渐渐成长起来。但并不是每一个制版师的职业生涯都能够走得如此顺畅,薪资水平就能说明问题。目前浙江省的制版师平均薪资3000~4000元,但是也有部分经验丰富的制版师工资水平月薪万余元,甚者更高,这些制版师中的“白骨精”除了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他们往往在企业的技术中心带领着自己的研发团队,不仅制版还肩负着设计的任务。因此,企业家不能把制版师局限在一个企业和一个地区内,闭门造车定不会与时俱进,要培养一名优秀的制版师就要给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交流的机会、竞技的机会,毕竟,对于忠心服务企业的员工最好的奖赏就是给予他们成长的机会。
山东省服装行业协会副会长王淼:多路径培养服装制版人才
山东省服装行业协会一直把为行业打造优秀制版师作为己任。首先立足于院校为企业选拔人才方面,自2005年始,每两年举办一次省内打版大赛,一大批学生通过比赛脱颖而出,为企业直接输送技能人才400余人,既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又有效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其次自1998年以来,协会依托山东省纺织职业技能鉴定所,对相关技术专业进行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对鉴定合格人员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截至今年年初,共计鉴定14000余人。
山东企业的制版师大多情况是企业从一线慢慢培养起来的。相对于外聘人员,对企业的忠诚度比较高,生产流程和环境比较熟悉,但同时也带来了技术比较单一,视野比较窄的局限。目前山东就人才培养和就业方面采取的比较常见,也是比较有效的方式是“订单培养”,所谓“订单培养”就是企业和学校强强联合,企业在学校专门成立以企业名称命名的班级,这个班级里的学生毕业后是要到企业上岗的。比如山东汇泉工业有限公司和山东服装职业学院,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和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
中国制版师的技能水平、裁剪方式南北差异比较大,拿山东来说,山东是加工大省,长期以来大多数企业靠给国外企业做贴牌加工为主,从而形成了服装品牌少的短板,直接影响到设计、版型方面的发展。近些年,山东企业逐渐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优化产品结构,如何用创意提高产品附加值。更多的企业创建了自主品牌,也有的企业通过OEM向ODM的转化来提高核心竞争力。这些举措,无疑为技术人员提供了更大的舞台,特别是制版师队伍的建设和完善更是迫切。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