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厦门理工学院设计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14·溢思
文章来源: 2014-04-25


    服装设计需要满溢的热情与创造的思维。设计师只有把握住瞬间闪现的灵感,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飞翔在服装设计的天空。厦门理工学院设计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以“14·溢思”为主题带来近百套作品,上演一场充满创意的视觉盛宴。


  

现场连线

厦门理工学院副校长  赵振祥:

整场演出我们分成4个层次,最基层的是“器”,“术”是技术层面,“法”是理论层面,“道”是综合文化的修养。我们告诉学生,不仅要掌握技能,更应懂得理论。对于这次作品发布,我感到非常震撼,从服装设计的款式到服装展示的风格,我都觉得我们的学生是一流的。

 

厦门理工学院设计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服装系主任  陈宇:

大学生时装周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学生可以了解其他学校的学习情况包括作品,是一个作品交流的平台。当然,也可以增加学生就业的机会。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学习,这是一个最好的学习机会。对于设计师来说,最重要的除了技术就是眼光。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学生时装周的平台很重要。

本次主题想要表现服装设计的创造力、想象力,这些也是我们在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会考虑到的内容。作品使用廓型设计和新材料,希望表达他们对于服装设计的理解。

去年参加大学生时装周的收获,一方面,学生直接受益的就是就业;另一方面,就是校企之间的合作,去年参赛回来一周左右,就有企业来学校参观寻求合作。今年,我们还是希望有这样一个机会来展示自己,希望比去年的作品有进步。

 

厦门理工学院设计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学生  陈静婷:

Q:能否简述一下作品的设计理念?

A:我的作品设计主题为探索者,设计理念是以服装为载体来传达对生活的思考,探索梦想者对追求的某种状态,兼顾时尚,表达对服装设计的热爱。

 

Q:谈谈参与本届大学生时装周的准备和收获?

A:作为一名院校学生,参与大学生时装周让我在综合能力上得到锻炼与提升。从前期设计草稿创作到完成设计效果图,从选择面料到颜色搭配,从服装打版和样衣调整到最终成衣制作,这一系列繁琐的过程都是我需要做的工作。我感到没有更好的标准,只有精益求精的态度。 

 

秀场快评

正如厦门理工学院设计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作品主题为“14·溢思”,这是一场对设计充满思考与创意的服装秀。整场秀囊括了多样的设计理念与风格,服装色彩过渡自然流畅,从设计之源去思考服装如何兼具实用性和时尚感。

整场秀共分为4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有其表现的重点。第一部分“器”,又见经典黑白色,男女装都有涉及,大衣设计加入皮质材料,让服装更显质感。第二部分“术”,突出设计的技术,不规则的剪裁,加入印染、镂空效果,更能洞察学生在面料改造上的用心之处,服装色彩由开场的白过渡到明亮的黄与蓝。第三部分“法”,服装色彩再次回归,白色与红色搭配显得清新自然,麻质布料结合纱质材料让服装充满飘逸之感。最后一部分“道”,吹来一股中国风,层叠、褶皱的设计搭配中国元素,突出一种自然洒脱的艺术风格。

此外,厦门理工学院设计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始终秉承“亲产业”的教学理念,从发布作品足以见其对于成衣化的重视。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