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第二天 度兮、楚和听香、Cabbeen、名瑞4场大秀看个够!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6-10-28


名瑞

本刊记者-王赛 关云鹤

  近年来,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发掘和应用在时尚圈逐渐走热,而龙凤褂裙这个带着中国文化传承的嫁衣,也正被越来越多的新娘所接受。从胡杏儿、Angelababy、刘诗诗、陈妍希等娱乐明星到刘璇等体育明星,相继成为龙凤褂裙的拥趸。她们身着凤冠霞帔出嫁的潮流效应,让这颗潮绣明珠再次走入大众视野,受到市场追捧。

  在传统服饰复兴的浪潮之下,龙凤褂裙最早的原始生产厂家——广东名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任掌舵人蔡中涵,携龙凤褂裙系列产品亮相本届时装周。10月26日晚,名瑞婚纱礼服发布会“龙凤褂裙”系列作品发布在北京华贸中心举行,本场发布秀呈现的作品旨在用传统手工艺的温度,复兴传统文化,打造中国嫁衣。

  “绣”出文化与自信

  本次发布秀把西式婚纱与中式嫁衣一并呈现在观众眼前。首先出场的婚纱系列以多变的设计与精巧的手工感染全场。鱼尾、收腰、露背设计自然而然地展现了女性身材,钻石镶嵌的纯白婚纱呈现出一种高贵与优雅。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以往婚纱礼服大蓬裙、大廓形的设计手法,名瑞本次的婚纱礼服系列在对蕾丝的使用上更加性感和轻松,这样符合婚纱礼服未来的国际流行趋势。

  而后呈现的龙凤褂裙大秀更是让观众眼前一亮。伴随着清雅的乐音,身着龙凤褂裙的模特徐徐出场。在传统手工艺打磨下,作品共展示了平绣、卜心绣、密云绣等多种富有美好寓意的绣法。

  美丽嫁衣背后是一种近乎严苛的制作要求。龙凤褂裙的刺绣针法都是以钉针、盘金垫高立体的针法为主,针脚整齐是上等龙凤褂的主要特征,一般的绣工很难达到。同时,在绣制龙凤褂裙时,为保持绣面整洁有序,绣花工的手必须时刻保持干净光滑,即“手要干”,通常,绣花工会在绣面上放置几张纸巾,防止汗液沾染绣面。

  “龙凤褂裙不仅版型设计很有讲究,每一个图案都有着特定的文化含义,一针一线里都凝结着手艺的温度与情感,体现的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和自信。”蔡中涵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本土企业在追求效率、快速成长的同时,对传统工艺文化的传承也逐渐缺失,而名瑞致力于改变这一现状。

  据了解,名瑞生产龙凤褂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当时,一些国人在解放前后去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便寄托在这一针一线缝制的龙凤褂裙上。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广东外贸公司和国营潮绣厂共同制作的龙凤褂裙正式问世。那时,专门生产洋金银褂裙的企业,全国只有两个,一个是名瑞集团的前身潮绣厂,一个是广州中华戏服厂,主管出口的是广东省丝绸公司的绣品部。如今,广州中华戏服厂早已转产,名瑞仍然在坚持传统标准,以全手工、真丝面料、用金银线绣制龙凤褂裙。

  匠心传承打磨中国嫁衣

  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认知提升以及市场的巨大需求,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大对传统中式礼服的开发。但对于很多企业根据现代审美需求,对龙凤褂裙进行收腰等的现代改良做法,蔡中涵并不认同。

  “传统龙凤褂裙宽袖阔腰的设计,象征着新娘嫁入夫家带来福气,旺夫旺子。龙凤褂裙每一个细微的设计和纹样,都凝结着传统文化的美好寓意和内涵。随意的设计改动,就很难传承龙凤褂裙里美好的传统文化寓意和内涵。”蔡中涵说道。

  对此,本次名瑞发布的龙凤褂裙系列严格按照传统的版型和工艺要求进行设计制作。蔡中涵表示,不追随潮流的做法,反而更能让龙凤褂裙跳出时尚流行的时间限制,实现一代代的传承。“我们的龙凤褂裙采用98k金线缝制,用的也是最顶级的真丝面料,工艺和设计都非常考究,可以保存上千年的时间,真正实现一代一代的服装、情感和文化的传承。”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