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707114549.jpg
第七届中国(常熟)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入围作品揭晓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5-04-09


  评委会主席专访

  设计有度 创意无限

  专访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李当岐

  作为第七届中国(常熟)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评委会主席,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李当岐对于本届大赛选手高涨的设计热情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他建议选手们扣紧大赛主题,凝炼设计表达,最终呈现出符合创意设想的成衣作品。

  TAweekly:经过一番认真评选,您认为今年大赛初评选手作品与以往相比如何?

  李当岐:参与多次大赛的初评工作,我觉得每一届选手都有自身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今年从参赛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明显反应出选手的创作热情高涨,设计创意很丰富。

  我们看到了很多呈现的作品都是相当认真的,总体来说作品完整性高,设计结构明确,面料使用标注的也很清晰,甚至是装订都十分精美。这说明选手们十分重视且希望努力做到最好。

  我们在初评过程中也严格把握评选标准,最后这些入围作品所表达的概念比较清晰,而且作品的色彩、图案对于大赛主题“东方元素”的把控到位,因而脱颖而出。

  TAweekly:您认为能够从这么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的设计,应该具有哪些特点?

  李当岐:第一,作品完整度,设计套系要能够贴近主题要求;第二,色彩搭配,图案、材质等元素的使用是否符合视觉审美;第三,休闲装的款式,强调太多内容的设计容易偏离中心,这是许多选手的通病,因此主体设计思路很很关键,不要太过复杂,把握好休闲装轻松舒适的特点很重要。

  TAweekly:对于已经入围初评的参赛选手,您有哪些建议?

  李当岐:这些入围的作品在休闲装设计的整体把握比较到位,而且能够结合东方元素的主题有所创意和发挥。当然,创意可以天马星空,而最终呈现一定要符合实际。因此选手们要更加细化设计内容,接下来将进入考验他们面料处理、色彩搭配、制版能力的阶段,需要耐心去实现设计。

  参与多次大赛评选工作,我感觉选手们想要表现的附加内容过多,容易造成主题的混乱,所以希望选手们在后续的成衣制作环节能够忠于设计原作,把握好材料、色彩等尺度,不要添加过多复杂的内容,呈现出最真实的设计创意。

  TAweekly:您觉得第七届中国(常熟)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这个平台对于参赛者的意义是什么?

  李当岐:第七届中国(常熟)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作为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赛事,给在校的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意的机会。选手们从手绘到后续的成衣制作过程,可以说是接受了全方位的锻炼。

  当他们真正参与了整个过程,也就会对设计有更深入的理解。手绘、选材、结构、搭配等每一个环节,都是选手们自主思考、自我实现的过程。

  TAweekly:对于积极参与大赛,渴望成为真正的服装设计师的年轻人您有哪些建议?

  李当岐:服装不是一门纯艺术学科,但却充满了艺术性。这也就是为什么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接受艺术的熏陶,他们要掌握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年轻人敢于突破,我们也鼓励他们大胆的表达。

  从大赛角度来看,选手们可以“任性”设计,强调自我创意的实现;但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想要成为真正的设计师还要面对更多考验,掌握好设计的“度”。服装是为人们穿着服务的,要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比如休闲装、泳装、晚礼服,每一类型的服装都有其功能属性,设计是有前提的。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