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4 纺织业三大特征八大热点 |
2014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告别了高歌猛进,面对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中国经济正步入新的运行轨道。 回顾2014年,步入了新常态时期的纺织行业有惊喜也有失望、有突破也有障碍、有寒冷也有温暖。但不管怎样,纺织行业依然平稳地走了过来。 时间虽然流逝远去,但是2014年纺织行业那些重要的历史节点依然在我们脑海里闪现。 年终岁尾,用“新常态”的视角回顾今年的新成绩,我们会发现许多令人欣慰的新亮点。
关键词:发展减速 结构调整 驱动转型
今年以来,从行业各项运行指标增速来看均比上年同期有所放缓,特别是下半年以来已呈现更为明显的减速态势,纺织业已经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的大环境下,梳理一年来纺织业发展的特点,发展减速、结构调整、驱动转型等三个关键词呈现出典型特征。 特征1:减速为调整打开空间 新常态一个显著的外部特征就是发展速度减缓,随着中国经济的减速,纺织业也由以往的高速发展进入“换挡期”,从高速转为中高速。
不少企业表示,形势比2008 年金融危机的时候还不好过,那时的不景气是短期的,现在看来不景气的周期要拉长。面对新的产能,如果常规产品不减产,亏损还将延续,要度过这个周期需要时间。
前两年,棉纺业纺锭曾达到1.2 亿锭,去年纺锭数降为1.1 亿锭,相信今年还会有进一步的减少。这是产业自身市场化调节的结果。纺织工业市场化较为完善,它的发展往往更需要市场来调节。这种结构性过剩反映的是产业发展上升期到平稳期再到下降期这样一个规律。这个规律与中国经济大环境息息相关。
特征2:结构调整保持竞争力 减速换挡从表面看,是市场需求减少、产能过剩导致,而深层次的原因是结构调整问题。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产品制造向研发设计和销售环节两端延伸,并且利用跨国配置资源,通过“走出去”、将生产转移到具有要素资源比较优势的区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鲁泰优纤在传统制造业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技术重塑传统的服装定制行业,依托鲁泰纺织在制造技术、生产规模以及产品品质方面优势,配合3D建模、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通过线上销售平台与线下体验店相结合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个性化设计、量体剪裁的服装产品和高品质的服务。
位于萧山的浙江省棉纺龙头企业科尔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航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科尔美国公司今年已经在美国建设,预计投资总额为2 亿多美元,这也是中国纺织企业在美设立的第一家制造工厂。公司选择“走出去”办厂,主要是因为受到环境压力以及原材料价格的影响。
特征3: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力 形势变了,市场变了,如何在新常态下保持稳步发展,不少企业不再追求规模的扩张,而是注重发展质量的提升,把发展的驱动力从数量增长转向科技创新,让科技成为纺织业新常态下的驱动力,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应对变化的市场,用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提高竞争力。
今年,他们又开发了“特高支精梳纯棉单纺紧密纺纱线研发及产业化关键技术”项目,以自主知识产权对国产细纱机进行改造,一举成为批量生产300S 以上棉纱的全球顶级企业,规模化生产特高支精梳纯棉单纺紧密纺单纱以及精梳纯棉单纺紧密纺股,被国际一线品牌确定为国内唯一定点供应商,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上海金由氟材料有限公司一直生产袋式除尘设备,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公司开始向上游纤维发展,他们经过多年攻关一举拿下了PTFE 纤维材料,成功开发出了PTFE 膜裂法长短纤维生产工艺,采用此种PTFE 纤维制成“净化PM2.5 薄膜复合滤料”后,PM2.5 过滤效率可达99.99%以上,几乎实现“零”排放,大幅提高了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水平,让人们看到纺织业在治理雾霾战役中巨大作用。依靠科技创新使得上海金由氟成功转型为高性能PTFE 纤维的领跑者。
2014 年,纺织行业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棉花改革,企业多元化经营格局更加明朗,走出去步伐逐渐加快,电商模式让贸易渠道越来越宽广……新常态下行业八大热点现象值得关注。
一、棉改带来重大利好 行业期盼已久的棉花改革今年终于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棉花直补政策的出台,一是使国内棉花价格与国外棉花价格进行接轨,能够有效降低纺织企业的用棉成本,提升纺织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二是能够有效提高棉农种植棉花的积极性,使棉农能看到种植棉花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从而保障棉花的种植面积。三是能够提高棉花质量,保障纺织企业的产品质量。四是能够拓宽纺织企业的采购范围,同时也能使棉花销售更加顺畅。
但即便如此,棉花新政的出台,依然是棉花产业链走向市场化道路的一个巨大的进步,是纺织行业一个重大的利好,同时也是中国全面实行改革,走市场化经济道路的一个缩影。
新闻回顾 1、4 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2014 年棉花价格改革通知,指出,2014 年启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取消临时收储政策。
一系列棉花改革措施的出台,为我国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走出去寻找低成本洼地 近些年来,国内生产要素不断上升,对生产制造企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加剧了企业的负担。因此向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成为纺织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目标之一。
柬埔寨政府不实行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国有化政策,对已获批准的项目,柬埔寨政府不对其产品价格和服务价格进行管制。此外,柬埔寨不实行外汇管制,允许外汇资金自由出入。再如越南,实行的是零关税,同时没有棉花进口配额。这些国家一系列的政策也大大吸引了国内纺织企业。
从目前来看,国内纺织产业相继向海外转移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相关专家建议,海外转移的纺织企业不仅需要政府的保驾护航,还需要行业组织搭建平台,联动上下游企业组建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共同行动,同时还要吸引当地员工加入到管理层,从而增强单个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新闻回顾 1、11 月8 日,巴基斯坦工银- 如意费萨拉巴德纺织服装工业园项目的投资合作协议书签署。该项目是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大规模投资
国内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让寻找低成本洼地成为企业海外投资主要的原因之一。 三、多元化跨界格局形成 受国内外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的外部环境始终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此外,原料价格及汇率波动、融资成本提升也在不断加大纺织企业的运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纺织企业开始探索多元化发展道路。相关数据显示,在40 余家A 股上市纺织企业中,有23 家进入了除纺织类业务之外的其他领域,且集中在房地产、新能源以及各种投资业务等三大方面。
新闻回顾 1、7 月25 日,浙江华峰集团获批设立温州民商银行,标志着华峰集团正式步入银行界。
受国内外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不少资本实习雄厚的大型纺织企业都已经开始了多元化探索的路子。
四、非遗诠释时尚纺织 追逐时尚是人们停不下来的脚步,在我们还没有完全理解“时尚”的真正意义时,欧美风 、“韩流”等曾抢占了国内的纺织市场。而当古老的非遗面料惊艳了世界舞台,当亚太各方领导人成为宋锦的模特,我们在纺织业看到了属于古老文明的时尚。
新闻回顾 1、5 月18 日,《绚彩中华——中国侗族服饰文化展》在上海纺织博物馆开幕,展览中展出的侗族服饰丰富多样,非遗侗锦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3、11 月10 日,APEC 会议领导人欢迎宴会在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举行。各方领导人着中国特色服饰亮相,其主要面料之一为非遗宋锦。
4、12 月3 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公布,隶属于传统美术的扬州刺绣入选。
非遗文化的崛起,坚定了时尚纺织的实力,也为我们复苏民族品牌建设带来了新的动力和使命。 五、电商让贸易灵活便捷 电商似乎离我们很近,但又好像很远。每一个人都能很容易地触摸到电商,但它又总是不停地“变身”,带给大家众多的陌生与惊喜。而正是这“和而不同”的电商模式,给今天的纺织业市场带来了更多元的、新鲜的贸易手段。
网上轻纺城经过3 年多的发展,旗下运营的全球纺织网与网上轻纺城网站已拥有200 万会员,网上商铺60 万家,累计在线交易超过170 亿元,仅今年1~11 月,就实现在线交易额100 亿元,已成为纺织行业内领先的B2B 在线交易平台。
电商俨然已成终端产品的“必备武器”,无论是O2O 还是B2C,在今年已被家纺行业运用得“游刃有余”。甚至连家纺行业少见的自建商城模式也已初见端倪。江苏卓泰微笑艺术家居营销股份有限公司直接用电商“打开”国内市场,其“微笑商城”已开始试运营,第一家线下体验店预计于2015 年初开启。
新闻回顾 1、截至目前,重庆纱线产品交易中心成交总金额已超 162 亿元,交易中心吸纳企业型会员与交易型会员共计500 余家。其运营主要包括“集中线上交易”、“场外交易”、“会员清算结算”和“在线金融服务”四大方面。
2、11 月11 日,阿里巴巴活动业绩突破571 亿元。在家纺类产品中,罗莱家纺以1.88 亿元销售额,蝉联三连冠,在全淘宝排名中高居第八。
3、11 月25 日,2014 年全国电子商务创新推进大会上,网上轻纺城凭借“纺织品质量与交易控制系统公共服务平台”荣获“2014 年电子商务集成创新奖”。
充满“惊喜”的电商,让今天的贸易手段更多元,让企业不得不选! 六、区域品牌名号更加响亮 近年来,中国纺织行业总量规模有所扩大,但是与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相比,增速下降非常明显,已经由高速增长步入中速增长周期,进入了深度调整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的历史新阶段。
新闻回顾 1、10 月16 日,中国吴江投资贸易洽谈会暨江苏(盛泽)首届纺织品博览会在新落成的盛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276 家本地纺织企业在这里汇聚,展示的也是具有科技含量和时尚气息的面料产品,盛泽纺博会的举办,迈出了盛泽当地纺织区域品牌打造的重要一步。
2、10 月21 日,首届“西樵之路”Clarence Ruth 西樵牛仔联合时尚发布在上海华丽绽放,这是西樵牛仔面料在上海的首次时装时尚大型发布秀。通过这一活动,广东西樵作为中国纺织产业链中重要区域品牌的地位进一步上升。
3、10 月24~27 日,2014 中国柯桥国际纺织品博览会(秋季)在柯桥中国轻纺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有660 家国内外纺织企业参展。截至今年,柯桥纺博会已成功举办16 年,也让中国轻纺城这个区域品牌更加响亮。
区域品牌的崛起在提升当地经济实力的同时,也成为国际上一张独特的名片。
七、材料创新成就纺织科技优势 随着纺织行业科技创新的探索和发展,我国纺织业持续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力求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技术创新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高性能、功能性、新型纺纱、高新染整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等重点领域技术取得重大进步,推动行业大步向前。
新闻回顾 1、今年初,杭州市萧山区化纤纺织产业创新联盟成立,44 家化纤纺织企业及大专院校,组成利益共同体抱团发展,研发产业共性项目。
纺织材料的创新,将从产业链源头奠定科技纺织的优势。 八、节能减排 加快推进 任重道远 节能减排不仅是纺织行业的问题,也是全社会的问题,除工业污染外,还有农业污染等其他行业的问题。对纺织行业来说,企业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全行业各部门也要全力配合,力争生产经营和节能减排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对环境污染说“不”。
新闻回顾 1、2 月底,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春季调研组先后在浙江杭州萧山区、绍兴柯桥区与当地政府、协会及相关企业进行座谈,实地考察印染、化纤企业,全面促进纺织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
节能减排不仅仅是简单的、暂时的“节”和“减”,它还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等基本问题。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