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8-07-02

中国·盛泽纺织智能制造大会在盛泽召开

  本刊记者-吕杨 文/摄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副主席孙瑞哲(左)和吴江区委副书记、区长李铭为纺织产业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揭牌。

  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蓬勃兴起,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发展智能制造,有助于提升纺织行业供给的精益化、柔性化、绿色化、服务化水平,优化要素配置结构、丰富价值实现模式,智能转型是纺织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充分探讨国际国内在智能纺织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展现智能制造技术在产品、生产、服务三个方面及其系统的集成创新,挖掘智能制造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巨大应用前景,6月22日,由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指导,中国纺织工程学会、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人民政府和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中国·盛泽纺织智能制造大会”在江苏盛泽召开,大会主题为“智能制造引领纺织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副主席孙瑞哲,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纺织处处长曹庭瑞,苏州市科协主席程波,吴江区委副书记、区长李铭,吴江区委常委、吴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盛泽镇党委书记、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党工委书记范建龙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全国的企业、科研院所以及相关机构的代表共计300人参加了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科协智能制造联合体副秘书长伏广伟主持。

吴江区委常委、吴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盛泽镇党委书记、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党工委书记范建龙为大会致辞。

  范建龙在致辞中对盛泽纺织行业的整体情况做了介绍,盛泽集“中国丝绸名镇”和“中国纺织名镇”于一身,是享誉中外的“丝绸古镇、纺织名城、面料之都”,集聚了2500多家丝绸纺织企业、7000多家纺织商贸公司,形成了千亿级的纺织产业基地和贸易市场,更有世界五百强企业恒力集团、中国五百强企业盛虹集团这样的“航母巨舰”。2017年,盛泽镇GDP突破4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73.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5亿元,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交易额实现1173.58亿元,连续五年超千亿元。盛泽纺织作为纺织产业的集聚地,抢抓机遇,顺势而为,率先投入智能化、数字化大潮,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推进,以“技术纺织+生态健康+智能制造+新兴业态”的全新模式,促进纺织产业提档升级。截至2017年,盛泽已建成省级智能化示范车间6个,省级技术中心1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3家,区级智能工业示范企业19家,试点企业70家。今后,盛泽将继续围绕打造“中国纺织第一镇”标杆,全力推进纺织产业的“高新化、生态化、智能化、时尚化”发展步伐,紧扣智能制造,打造纺织产业智能化发展标杆。大力推进纺织制造业“机器换人”,充分利用世界最先进的纺织智能设备及物联网技术,提升纺织智能化生产水平。争取制定纺织化纤行业智能制造标准和体系,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进程,以智能化、信息化促进纺织产业大发展。

  曹庭瑞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着眼于引领和推动纺织行业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搭建了一个交流思想、交流技术、探讨行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把脉行业智能制造发展方向的平台,必将对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三年来,学术界、产业界对智能制造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丰富而有效的探索,使我们进一步认清了发展趋势和方向,也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在工信部组织开展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中,滨州华纺股份公司等多家企业在不同生产环节中建立智能化生产线,总体上通过横向整合形成中央集控系统,纵向延伸发展个性化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具有企业特色的智能制造。未来行业人士要共同谋划纺织行业智能制造的美好未来,让生产效率更高、资源消耗更少,产品质量更好,制造成本更低,市场反应更快,环境污染更小。

  孙瑞哲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蓬勃兴起,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发展智能制造,有助于提升纺织行业供给的精益化、柔性化、绿色化、服务化水平,优化要素配置结构、丰富价值实现模式。智能转型是纺织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系统推进纺织行业智能制造发展:

  一是系统推进,打开智能制造发展新局面。首先是推进装备智能化,结合行业企业发展实际,并行推进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加快成套智能纺织技术装备的产业化开发和应用;其次是推进运营智能化,分步建设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和数字化工厂,加快远程定制、异地设计、协同生产、远程监测等创新应用,积极发展制造服务化;第三是推进产品智能化,深化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纺织技术、材料技术的融合,加快智能纺织品的开发,不断丰富产品功能与应用场景。

  二是创新引领,实现智能制造技术新突破。纺织行业智能制造的发展关键在于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要加快纺织智能制造核心技术攻关。围绕化纤、纺织、染整、服装等领域,形成一批智能工厂技术。重点研究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技术、网络协同制造技术、装备远程运维技术等;积极发展纺织智能制造支撑技术;推进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快平台、网络和数据安全等标准和共性技术研发;加快发展重点应用领域智能纺织材料技术。

  三是市场导向,打造智能制造落地新平台。围绕行业智能制造的发展需求,积极构建以技术孵化、市场对接产融结合、知识产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服务平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高质量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品创新联盟与技术推广平台。完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培育行业智能制造领域的专业人才,打造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

  在开幕式上,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与盛泽镇人民政府共同为“纺织行业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揭牌。同时还为恒力集团、盛虹集团、佳力高纤、京奕特纤、鑫凤织造等5家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颁牌;授予恒力集团、盛虹集团、福华织造、鑫凤织造、双盈纺织、新吴纺织、永康达喷织、创新印染、绸都网、鼎盛丝绸等10家企业江苏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称号。

  据了解,本次大会还包括开幕论坛、纺织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对接会、智能制造前沿技术推广交流会、纺织智能制造成果展示、先进功能性纤维和智能可穿戴沙龙。参会代表分别就论坛议题展开讨论,探索纺织生产工艺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与实际解决方案。大会期间,参会代表还对纺织智能制造成果展示进行了参观和了解。

5家企业被授予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称号。

10家企业被授予江苏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称号。

  各方建言

  立达(中国)董事总经理Michael Hubensteiner:

  智能化纺纱工艺技术为企业实际生产提供解决方案

  “立达智能化纺纱系统解决方案”实现了各工序间原料、半成品、制成品自动运输,制成品自动打包、码垛、仓储;蛛网系统将车间信息集成、分析,指导生产管理。当然,自动化能够帮助解决相关压力,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机交互。而数字化可以确保纱线的质量保持一致,也能够确保风控和成本优化,能够保证维修保养系统,并进行相关的管理设定,从而确保我们达到目标。所以自动化和数字化结合的解决方案,将构成智能化解决方案,会非常有效地支持到纺织行业的各个工序和各个团队。

  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所长鲍劲松:

  工业互联网助力纺织管理制造的路径

  工业互联网助力纺织智能制造的路径要通过三点实现,一是要打造联网,实现管理网络与车间工业网的融合,使得制造车间信息透明化,精细化的管理才能成为可能,质量追溯才成为可能;二是要建立数据平台,其核心技术是纺织工业大数据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搭建这样的系统,存储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三是要启动数据驱动和智能决策,关键技术是人工智能辅助下的纺织全流程管控技术,实现生产、质量、设备、成本资源配置与优化,基于数据形成透明化的纺织工厂,完成人机协同作业,同时实现整个过程的追溯。

  华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力民:

  智能工厂的纺织制造可优化企业管理

  我们发现,要打通整个产业链条,需从产品的智能化到柔性生产的智能化,再到装备的智能化和服务的智能化,从而达到智能化生产链条的目的。过去所说的智能化是计算机执行人的指令,现在则是通过大数据及其自身功能自动生成指令,为此,我们创建了一个大智慧系统HFCPS。该系统有效整合了消费者和商务的互联系统以及制造业的信息互联,把信息流和物流充分地进行融合,从而推动社会和企业向前发展。目前,通过智能工厂的建立实施,华纺的经营成本降低了10%~30%。下一步,华纺还要建立企业未来面对消费者的定制平台和企业全流程业务协同管理平台。

  力克中国高级业务顾问孙骏:

  未来属于量身定制

  时尚行业进入工业4.0,意味着生产商的经营方式、品牌商和零售商的运作方式都将彻底改变。大规模个性化生产的可赢利性需要更高的运营效率,而一个互联的数据驱动供应链将为其提供关键性的技术支持。中国正成为一个服务驱动的经济体系。这一切都代表着量身定制市场蕴含着巨大商机。

  力克方案的特色首先是自动化,最基本的需求是能够降低在产前进行技术准备的工作强度和时间周期;其次是易扩展,力克是拥有软硬件产品的公司,CAD直接对接裁床,裁剪在整个服装流程中是第一道工序,也是决定整个裁剪成本的重要生产环节;第三是低风险,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做了不少的案例,比如意大利的很多老牌服装品牌都是我们的客户,我们来到中国以后进行工业4.0的改造,实施的风险就会小很多。

  法国小桥MLC时尚咨询公司创始人Martine LEHERPEUR:

  科技助力创意新自由

  当今的尖端科技,尤其是源自于健康医疗界、防护安全界和医药手术界的黑科技,正在成为激活时尚界的新能量,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感官带来升级体验。科技正在改变着时尚行业每一位参与者,从设计、制造商到零售商。为服务于消费者而产生的数字原生一体化品牌,对原先根植于传统零售的时尚品牌发起了新挑战。区块链、AIVR、虚拟增强现实功能等技术在各个领域触动着终极消费体验,让在行业中的参与者可以高速反馈不断变化的潮流趋势。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动化实现更多功能,同时为人与服装之间的情感挖掘价值和能量,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品牌和产品。

  海尔集团数字科技公司行业总经理马元业:

  大规模定制解决方案平台赋能纺织服装制造企业

  过去几年,国内服装行业发展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如何改变过去传统的标准化、大批量的生产方式成为服装行业“渡过难关”的关键。目前,海尔在大规模定制方面做了大规模的布局,我们正在跨行业、跨专业地复制。海尔发布的COSMOPlat子平台,将供应商、设计师、用户、品牌商、工厂集结到一起,建立起一个以用户驱动的共赢生态圈。用户可以参与交互、虚拟设计等全过程,形成包括服装定制、设计众创、协同采购、社群交互、智能生产、智慧仓储、智慧门店等全流程的应用解决方案。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专刊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