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姜正涛:手巧练绝技,心细织百匹!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6-07-29


  本刊记者-王赛 

  为大力推广2016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弘扬大国工匠的无私精神,《纺织服装周刊》特别推出“匠心筑梦”栏目,书写并记录每一位行业劳模的感人故事。

  即发集团颐和公司纬编工姜正涛

  手巧练绝技,心细织百匹

  挂纱、接线头、换针……这些工作术语描绘了纬编工人的日常。姜正涛,即发集团颐和公司一位优秀的纬编工人,也是今年全国纺织工业劳模。他以业精于勤的态度和十四年如一日的工作精神,写就着纬编工的工作日记,传递出一种平凡而伟大的工匠精神。

  从20岁入行以来,姜正涛已经在纬编工的岗位上度过了14个年头。他练就了一套织布绝技,通过观察布面瑕疵,能从数千枚织针中判定坏损针的位置,由他织出的布匹废品率仅为其他人的十分之一。

  工业化生产让人们觉得一切都有系统的操作,人工技术变得没那么重要了。事实上,即使有了智能化的制造机械的支持,织布仍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当那些细纱线从四周输入织机内,每台织机有90根纱线,万一有一根纱线断裂,整台织机就会自动停止运转。

  “我的工作就是迅速查找出哪一根纱线出现问题,以最快速度将线头重新接在一起,线头接得越快、越小,布匹的生产就越快、越好。”姜正涛对自己的工作任务牢记于心。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实则是产品生产线上最不容忽视的内容。

  姜正涛有着一双厚实的大手,似乎与需要“手上功夫”的织布工作并不和谐。而在工作中,他的大手却变得非常灵巧。平日里,姜正涛一人要负责4台织机,360根纱线同时运作,实在令普通人眼花缭乱,而他竟能够快速查找到每一条断裂的线头并迅速接好。

  布匹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长残”、“飞花”、“破洞”等20余种瑕疵,存在瑕疵的部分会统一划归为废品,造成浪费。因此,姜正涛始终觉得自己的工作责任重大,一丝差错都会影响全局。

  经过十多年的摸索尝试,他已经练就了一身织布诀窍:根据瑕疵的品类,迅速判断出织机哪些部位出现问题并即时矫正。他说道:“根据型号不同,一台织机通常有1200~4000枚织针,由织针问题造成的瑕疵,我可以通过观察布面瑕疵的位置,从数千枚针中判断坏损针的位置。”

  年产100吨布匹,这是姜正涛的劳动成果。这位不善言谈的普通劳动者,以行动表达着个人对于纬编工的责任心与真诚态度。由他生产的这些布匹,废品每年只有10公斤左右。在颐和公司,他的废品率仅为其他人的十分之一。同事们都视他为工作上的榜样。

  姜正涛高超的劳动技能源自平日的工作,也在各项大赛中得到充分展示。

  2009年,在即墨市第三届职工技能大赛中,他取得了纬编工组第二名的好成绩,被授予即墨市“创新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11年,在山东省针织行业纬编工职业技能大赛暨全国选拔赛中,姜正涛获得总成绩第五名、单项成绩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被授予山东纺织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14年11月参加全国纺织行业“佰源杯”纬编工职业技能竞赛,一举摘得桂冠,被授予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12月被授予全国 “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15年4月被授予 “山东省纺织工业首席技师”荣誉称号。而今,他又被评选为全国纺织工业劳模,这代表着纬编工的最高荣誉,也是记录他职业理想与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